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继承百年交大优良的办学传统,采用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独立办学。学院拥有一支以交大著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师资队伍,确保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学型大学为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质量赢取声誉,以创新打造品牌。学院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育人流程,旨在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质、很强的终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创办使学生全面发展、终生受益的大学是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专业基础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竞争力和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院长 陈光德
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成立(教发函〔2004〕71号)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于古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农业生态产业园,东邻西安市政府,北接长安八水之一的渭河,毗邻西安北火车站,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目前学院设有八个系28个专业,在校生10800余人,在全国20个省、市招生。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百年名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而严格的教学管理优势,按照“保证基础,强化实践,注重能力,提升素质”的培养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教授治学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和创新高等教育办学机制新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按学科大类构建知识、能力、素质教育平台。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及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业选择,增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更容易进入自己的职业生涯。学院在名校办名校的战略指导下,努力向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独立学院迈进。
在中国校友网等多家媒体进行的全国独立学院排名中,学院从2006年第75名、 2007年第49名、2008年第20名,到2009年第12名,2010年荣膺中国具影响力独立学院20强和“十大具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称号,一年一个大台阶,创造了学院初期发展阶段的辉煌。学院2010年荣获陕西省“十二五”教育发展创新单位称号,2009年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高等教育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团委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2008年陕西省(学校系统)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是省内唯一一所被授予该称号的独立学院。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年检良好单位。
学院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科技竞赛,硕果累累。三年来,共获各种科技竞赛奖励77项,包括:全国商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二等奖10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总决赛一等奖1项、银奖1项等重点奖项。学生参加陕西省大学生体育比赛获奖30项,包括:陕西省大学生女子网球单打冠军4个,陕西省学生健康活力大赛竞技三人健美操等比赛第一名4个、第二名3个,院足球队在2009-2010李宁杯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陕西赛区亚军。
学生“第二课堂”也取得优异成绩。2008年学生代表队获陕西省首届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冠军并远征台湾进入第三届亚太华语大专辩论公开赛8强。2009年获:“首届中国独立学院辩论邀请赛”季军,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围的院校;获共青团陕西省委、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教工委、陕西省学联等主办的陕西省大学生红歌汇演——“百万学子颂祖国”大合唱比赛三等奖。2010年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省委、省学生联合会评为2010年陕西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院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实践,摸索、总结出适合于独立学院学生教育教学、培养特色的办学之路,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2008届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3%,2009届就业率达到93.2%,2010届就业率达到95.1%,2011届就业率达到96.3%。
(二)办学条件与办学优势
名校办名校。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雄厚的学科优势,以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设置和调整专业。西安交通大学负责城市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城市学院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大胆改革、创新,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条件充足。学院建有功能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和计算中心。电工电子、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和物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机械、力学、ERP模拟及经管类专业仿真等77余个专业实验室、87余个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5.5万多平方米的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场馆以及大型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从西安交通大学等名校选聘了一大批知名教授担任各系专职正副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全院现有专任教师577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占47.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62.6%,省级教学名师4人,院级教学名师2人,享有国家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外籍教师5人,双师素质教师15人。学院管理干部也主要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严格把关,规范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与成果
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出培养人才的新举措。学院按专业招生,按专业大类打基础,构建公共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平台。课程设置体现“三多”(人文素质类课程多、计算机与外语学分多、实践环节多)“一突出”(突出能力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学院完成国家级教改项目4项,陕西省教改项目3项。完成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06项,这些研究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内容等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物理实验室开发的仪器在“第五届全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上荣获教学仪器评比二等奖;思想政治教研室、计算机系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艺术设计系老师在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中荣获金奖;《会计学基础》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学院教材建设也成果丰硕,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安交大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68部,其中《高等数学》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会计学基础》获全国优秀教材发行奖,充分体现了学院的师资水平和教学实力。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开展多种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UNL)、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就本科生教育和学分互认签署合作协议,凡符合要求的学生中途可赴这两所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者,将获相应学位和毕业证书。同时符合学院相关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者,也可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目前,已有近百名学生赴美国、加拿大学习。
2012年学院以工商管理(国际交流班)单列统招计划招生,共计招生60人,文20人,理40人且文理科英语单科成绩须在90分(含90分)以上。除该专业外,凡满足条件的所有的普通专业的考生,进校后可任意选择参加中美、中加项目,在院内学习期间学费与其它经管类统招生一样10000元/学年。
1 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项目简介
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UNL)成立于1869年,是一所有悠久教学和研究史的世界一流综合型公立大学。2010年度被评为全美受欢迎的学校第三名,仅次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学校专业广泛,学术质量过硬,尤其以工程、商科、计算机、教育、新闻、保险等专业而闻名,其商学院在1916年便获全球高质量认证AACSB国际认证。
★项目特点与优势
1、学生前一至两年在交大城市学院学习,其间由UNL派美国籍外教上英语课。经 申请,学生达到“托福”70分(写作单项20分)或“雅思”6分(写作单项5.5分)成绩并且专业成绩良好可前往UNL完成后两至三年的学习。
2、项目奖学金:每个项目生出国后都享有235美元/学分的奖学金,每年约4.4万元人民币。
联系方式: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行政楼103室中美项目办
电话:029-86652040 E-mail: unlxjtucc@***
2 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项目简介
纽芬兰纪念大学位于加拿大纽芬兰-拉布拉多省的首府圣约翰斯市(St.John’s),是加拿大东部大西洋地区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在加拿大综合性大学中排名前五位。在100多个本科和研究生学位教育中,以商学为突出。2002年获全球高质量认证:AACSB国际认证。
★项目特点与优势:
1、费用低廉,享受与加拿大本国新生一样的学费优惠以及奖学金待遇
2、在城市学院完成前60个学分(为期两年),雅思5.5分以上,托福71分以上,可申请赴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学习。
联系地址: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行政楼107中加项目办公室
电话:029-86652039 E-mail:xjtucc.ca@*** 联系人:王老师
(五)学院主要专家、教授简介
陈光德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物理教学和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纳米微粒的物理性能以及制备方法研究。教育部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教学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西安物理学会理事长,陕西省科协委员,陕西省照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半导体物理委员会委员等。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院长。
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60余篇。截止2010年年底,发表的论文已被国内外同行评论引用700余篇次。承担国家级科研与教改项目7项;作为第一获奖人,2004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崔杜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兼任陕西省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西安自动化学会理事长。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学副院长。
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工业发展基金、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子项及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
李能贵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资深专家。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处长,西安交通大学教务长、教育学院院长。兼任陕西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省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协会顾问。原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教学副院长。
长期从事电子技术及可靠性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并有多部教材出版与多篇论文发表。
王海民 教授
毕业于原陕西财经学院,历任会计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兼任西安市会计学会理事、陕西省国资委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工会主席、管理系首席教授。
长期从事会计学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教学经验丰富。陕西省精品课程《会计学基础》负责人。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参编出版教材、辞书18部,先后获各级奖励8项。
李崇祥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西安交大热能动力与控制工程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学术兼职10余项。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学中心主任(教务处处长)。
长期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承担多项教学改革、科学研究项目。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1项。获西安交大师表奖,并有多部教材出版与多篇论文发表。
王毅 教授
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加拿大里贾拉大学访问学者。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主任。学术兼职多项。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学中心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
长期从事化工机械、过程装备与控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等教学成果奖9项,出版教材5部。获西安交通大学师表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国家专利3项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于大光 副教授
于大光副教授 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先后任教于空军工程学院和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曾先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数学教研室常务副主任、副教授。
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承担多项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7部,发表论文多篇。获空军工程学院教学改革二等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1部教材被评为空军优秀教材。2009年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优秀教师。
王群智 副教授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学硕士学历。兼任全国经济数学学会理事,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数学教研室副教授。
长期从事本科高等数学和金融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获陕西财经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两次获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优秀教师两次,承担多项教改项目,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多篇,并有多部教材出版。
董福安 教授
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理学硕士学历,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至2011年在空军工程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数学教研室专职教师。
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注重教学和学术研究,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曾获空军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十佳”,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4年获得解放军三总部颁发的军队院校育才金奖。
张世梅 副教授
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获理学硕士。
长期从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获得“首届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受欢迎的基础课教师”,获交大城市学院首届中青年教师授课一等奖。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参编出版教材2部,参加陕西省重点教学改革项目1项。
靳英辉 教授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主任。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与研究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编出版教材与专著3部,撰写论文多篇。
苏志 教授
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曾任西安交大体育部办公室主任。兼任中国大学生体协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委员,陕西省体操协会委员,科研组副组长,西安市体操协会副秘书长,陕西省体工大队体操队主教练。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体育部主任。
长期从事体育教育及研究工作。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中国电教学会体育教材二等奖1项,西安交通大学王宽诚育才奖、师表奖获得者。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多部。
白永权 教授
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卫生部西安交通大学英语培训中心主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密执安英语考试西安考区考官、美国犹他大学英语学院客座教授、美中文化交流协会高级顾问及西安分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医学外语学组主任委员、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专业英语系列教材总主编、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主任。
长期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6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陕西省人文社科成果奖3项,教学成果奖1项。
顾明耀 教授
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日语教研室主任,外语系主任,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教委大学外语教学大纲研订组组长,高教部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首届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日语组组长;日本广岛女子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外籍研究员,筑波大学教授,爱知大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顾问教授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日语专业首席教授。
编著辞典10余种,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数10篇。所编教材曾获得教育部和陕西省优秀教材奖。曾获得西安交大百年校庆王宽诚特别奖。
赵永生 副教授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社会与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访问学者。曾任空军工程大学外训系翻译室主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副主任。
长期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一部,参编教材六部(其中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四部,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完成军队和地方科研项目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
瞿彩霞 副教授
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财经英语进修。曾获陕西财经学院“四、六级外语教学成绩优异奖”,课堂教学优秀奖,2次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外语部优秀教师,并有多部教材出版与多篇论文发表。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杜彦龙 副译审
毕业于原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双师素质型教师。多年从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又有在企业多年的兼职实践经验,擅长英语口译、笔译,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经验,发表论文10余篇。现任职于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
杨振坤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负责人,陕西省教学名师。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工学教研室副主任、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书记兼室副主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物理教学中心主任。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电工学资源库、试题库建设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0项。出版教材6部。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与成果奖13项。获西安交通大学“基础课优秀教学一等奖”等教学奖4项及全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和国防重大项目子项目及其他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
李甲科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西安交大物理教研室主任,陕西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先进教师、西安交大优秀教师。兼任西安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原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
长期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出版教材5部,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次、王宽诚育才奖1次。
李寿岭 副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西安交大物理实验室主任。兼任陕西省物理学会实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物理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物理实验的教学与研究,主编出版教材4部,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姬秉正 教授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曾任新疆工学院物理教研室主任,自治区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专家。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物理实验室教授。
曾获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获校级优秀教师。
于春利 博士、副教授
1986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获无线电物理与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5.03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曾在空军工程学院任教,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一项。编著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一部。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三大索引SCI、EI、ISTP检索15篇。
申忠如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教学名师。曾任西安交大电磁测量与仪器教研室主任,兼任全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计量测试》编辑,获西安交大研究生教学优秀教师奖。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主任。
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完成科研、教改课题多项,主编参编出版教材6部,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多篇。
赵录怀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历任西安交大电工原理教研室副主任、实验室主任、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常务副主任。
长期从事电子电路本科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了多项教学改革课题。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6部,参编教材1部。
王世文 副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在企业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工作经验,曾任公司厂长、总工程师等职。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兼实验中心主任,双素质教师。
阎鸿森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安交大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兼任西安交大专家督导组副组长、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理事等职。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首席教授。
长期从事信息工程本科生教学与研究工作,完成多项教学改革与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数10篇,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西安交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宝钢教育奖1次、西安交大师表奖1次。
薛培鼎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西安交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系主任,西安交大-松下电工联合会PLC实验室主任,学术兼职多项。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首席教授。
长期从事电子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教学与研究,编著、译著20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鞠烽炽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首席教授。
长期从事信号的获取与处理,重点是医疗仪器,医学传感器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横向课题,著作及译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廖培金 副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从教于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首席教授。双素质教师。
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火力发电厂现场调试数年,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多部。
何修富 副教授
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主要专业方向: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曾在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任教,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高校通用教材一部。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何诚刚 副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副教授。先后在电子工业部869厂、中兴通讯学院等单位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完成总装备部“十五”规划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多篇,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陆丽娜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实验中心主任,计算机系主任。兼任西安市软件行业协会理事。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主任。
长期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多项教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出版教材10余本。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校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校级教材奖2项。
缪相林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实验中心副主任,计算机系书记,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副主任。
长期从事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多次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等大学学习和参加国际会议。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军工和企业的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研究生70余名,获得各类成果奖6项;编著大学教材3部。
李联宁 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陕西省及西安市政府特聘顾问专家,国家信息产业部高级项目经理,省级先进工作者。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副主任。
曾长期在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具有大型计算机网络和特种通信系统设计和实施的经验。
李裕华 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西安交通大学信息系统工程研究室副主任、西安交大瑞森集团研发中心主任、西安交大四菱电子技术公司总经理。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专业教授。
曾赴德国宇航结构研究所进修,并在德国奔驰公司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出版教材三部,获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刘金安 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97年获香港理工大学硕士学位,国家信息产业部高级项目经理,企业咨询顾问,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实验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曾长期在软件公司从事软件研发工作,负责实施多个大型ERP项目,具有大型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实施经验。
杨永刚 副教授
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兼任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心计算机专家组委员会委员兼组长。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
长期从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教学与研究工作,荣获空军科技进步奖多项,荣立三等功1次。
诸文俊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曾任西安交大机械原理及设计教研室副主任,兼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委。被评为西安交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学生满意的任课教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
长期从事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水平高,深得学生好评。完成多项研究课题,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项,西安交大教学成果奖、教学研究成果奖、优秀教材奖数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等8部。
郑爱平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深度冷冻装置专业。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陕西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西安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兼教育科普委员会主任,中国制冷学会高级会员。原任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主任,《空气调节》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副主任。
长期从事制冷空调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曾获“全国建筑节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7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温正忠 教授
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日本东北工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机制专业首席教授。
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参与出版教材5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傅秦生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学术兼职多项。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首席教授。
主持负责完成 “863”的科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973”国家重点基础科研项目多项,获发明专利1项,出版教材5本,发表论文共计50余篇,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优秀教材二等奖以及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优秀教材一等奖等10项。
罗来勤 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制冷学会高级会员,曾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长期从事工程热物理学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实验中心主任。
参加国家“863”计划能源技术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国家部委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曾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集体)、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石化总公司(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张克猛 研究员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员。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力学中心主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系教授。
长期从事本科基础力学教学及工业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的振动研究。获国家级、省级、校级 “教学成果”奖9项及教学优秀奖7项。主编教材7部、参编教材2部,获优秀教材奖多项。发表论文 28篇,获国家发明和技术专利4 项、“陕西省产学研科技成果一等奖” 1 项。被中国力学学会首批评为“全国优秀力学教师”,获“西安交大基础教学优秀特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
范群成 教授
兰州大学理学学士,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国际中文期刊《材料科学》编委。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学教研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名师,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系专任教授。
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材料基础》建设项目,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党支部书记。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并被SCI收录24篇,发表教改论文10篇,编写教材7部。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
林家让 副教授
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硕士,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王宽诚育才奖。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专职教师。
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与研究工作,具有外援工作经历,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出版教材5部、多媒体课件3套,发表论文多篇。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科技进步奖多项,取得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数项。
贾檀 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曾任陕西省西安农业机械厂金工分厂技术总管,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系专职教师,负责数控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
曾参加过银质奖、省优奖、省优秀产品奖等主要工艺设计工作,获国家发明和技术专利两项,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机械创新大赛,获省级奖和普通高校优秀教师奖。
李小妹 教授
澳大利亚拉托贝大学护理学学士,泰国清迈大学护理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流行病学博士。教育部护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护士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护理教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卫生部教材办公室护理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陕西护理学会副理事,西安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多个国外护理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副主编。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护理系主任。
长期从事护理学专业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及副主编规划教材10部,先后获西安交通大学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西安交通大学大学教学改革成果特等奖、陕西省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西安交通大学大学优秀教师奖、西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各级奖励多项。
李津 副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泰国清迈大学护理学硕士,兼任西安交通大学护理系副主任,陕西护理学会护理教育分会主任委员,曾任护士进修杂志核心期刊编委,华夏高等护理教育翻译委员会英国《临床护理杂志》翻译等。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护理系副主任。
长期从事护理学专业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16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获西安交通大学大学教学改革成果特等奖、陕西省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各1项。
蒋文慧 副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泰国清迈大学护理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内科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副教授。
长期从事护理学专业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IM收录2篇。主编、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多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曾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授课(双语)竞赛一等奖。
卫民堂 教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美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研究班结业,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高级培训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主任。
主要从事公司战略与决策、营销策划与推广、绩效管理与薪酬以及质量控制与认证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出版教材3部、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3项、政府、公司(企业)科研项目30多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西安市现代化管理成果奖8项、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奖10多项。
冀祥 副教授
毕业于原陕西财经学院会计系,曾在厦门大学会计系进修,先后在原陕西财经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任教。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副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
长期从事会计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讲授课程《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等,陕西省精品课程《会计学基础》主讲教师。编写教材和工具书8部,发表论文15篇,主持和参与教改和研究课题6项。
杨芳 副教授
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先后任教于陕西财经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长期从事会计学专业教学及研究工作,教学经验丰富。陕西省精品课程《会计学基础》的主讲教师。完成多项教学改革与科研课题,主编和参编教材8部, 发表论文近20余篇,其中数篇被EI检索或被全文转载。曾获陕西财经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及城市学院校院级奖4项。
刘韬 副教授
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先后任教于山西财经学院、原陕西财经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兼任中国财务年会委员,西安地区多家企业独立董事、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长期从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陕西省精品课程《财务管理学原理》负责人。完成多项研究课题,出版教材6部,发表论文多篇,获各种奖励4项。
唐云波 副教授
毕业于原陕西财经学院,先后任教于陕西财经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长期从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完成多项研究课题。主编、参编出版教材4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校级优秀教师2次。
李军 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和西安交通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班。拥有“机械制造”工程师职称和“管理工程”高级工程师职称。先后从事企业、工业经济管理工作。现任陕西省新技术开发推广站总工程师、陕西省招投标评标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双师型教师。
出版著作2部,获陕西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和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二等奖各1项。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的设计创意能力,专业软件操作能力及设计与制作实施能力;能够在专业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多媒体网络公司、出版社相关行业从事商业包装、广告设计、书籍装帧、企业形象、网页、会展、影视广告、电脑美术策划和制作方面的设计、管理工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综合型应用性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