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

2014-06-11 10:57  北京科技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基地教学和毕业
  • (2)本校学习与外校学习、国内学习与国
  • (3)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学生密切互动的“传帮带”培养体系
招生专业:社会工作(社会管理)
专业剖析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咨询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机构工作。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比较优势
    本专业已形成一支实力雄厚、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在现有教师中,90%以上的教师在北大、清华、人大等国内顶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6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名校留学经历。该专业有教育部高校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2人、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本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突出,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多项,人均高级别项目数在国内同行中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主要课程
    本专业强调技能培养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行动能力与思考能力相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大平行模块:
    工具技术类(主要有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原理、SPSS软件应用、质性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项目评估、沟通技巧等课程)
    管理类(主要有社工行政管理、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社会学、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社会行政、企业社会工作等课程)
    基础类(主要有社会学导论、社会工作导论、政治学概论、经济学概论、伦理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人类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等课程)。
人才培养
    我院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始建于1999年,是我国较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27所高校之一。经过15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三种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1)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基地教学和毕业实习相结合的多元复合教学体系。课堂教学以讲授专业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主,实验教学以实验室模拟实验为主,基地教学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实践为主,毕业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深入调查体验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将学习所得写成毕业论文。学校曾先后投资百余万元建成了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室,为培养社会工作专门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本校学习与外校学习、国内学习与国(境)外学习相结合的联合培养体系。本专业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可作为交换学生到我国台湾地区的辅仁大学、东海大学、静宜大学等学校,以及大陆地区的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南大学(长沙)等学校交流学习一年。本专业还与英国邓迪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本科生在读期间有到该校交流学习或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
 (3)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学生密切互动的“传帮带”培养体系。本系除了社会工作(社会管理)本科专业外,还设有社会学硕士专业,本系博士生导师还培养科技教育与管理方向的博士生。本系特别强调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传统。
国际交流
    自2014年起,本专业与英国邓迪大学启动了“3﹢1交换生项目”和“3﹢1﹢1直通车项目”。根据“3﹢1交换生项目”计划,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可到邓迪大学交换学习1年;根据“3﹢1﹢1直通车项目”计划,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在获得本校学士学位后可推荐到邓迪大学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此外,本专业每年都会邀请海外名校教师来我校讲学。
未来发展
    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本专业每年有50%左右的学生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匹兹堡大学、爱丁堡大学、滑铁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外内名校继续深造;有50%左右的学生去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机构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咨询、新闻采编等工作。其中,多名学生考取了民政部、外交部、安全部、北京市政府等重要党政机关的公务员。
 
原标题: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

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

一、专业简介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和大力支持的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该专业以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旨在培养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工作。该专业文理兼收,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二、专业特色和优势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1999年创办,现为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

招生专业: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剖析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咨询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机构工作。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比较优势本专业已形成一支实力雄厚、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在现有教师中,90%以上的教师在北清华、人大等国内顶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6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名校留学经历

2022年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

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修订)一、考试适用范围及内容构成本《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农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原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社会学基础知识两部分。二、考试形式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工作原理》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原理》和《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大纲参照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考试要求制定,参加我校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W)考试专业课包括《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两门。二、考试题型、分值和考试方式考试题型分为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方案设计题等,总分共计150分。考试为闭卷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三、考试指导范围(一)考

2022年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社会工作概论》考试大纲

2022年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社会工作概论》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适用范围及要求本《社会工作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农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把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了解社会工作的实务与范围。考生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1.专业简介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和大力支持的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该专业以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旨在培养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党政部门、事业单位、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工作。该专业文理兼收,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2.专业特色和优势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2022年继续招收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35200,招生方向为:01社会工作与管理、02社会政策。具体招生计划请考生查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

2021年北京农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一)专业简介北京农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自2003年9月开始招生,至今已有14届近800名本科生毕业,并于2019年9月开始招收MSW(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农林高校中唯一拥有社会工作本科、硕士人才培养资格的院校。本专业多次被评为“三育人”先进集体,相关教师多次被评为先进。近年来,本专业充分结合北京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从我校都市特色高水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考察和选拔优秀人才,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社会与人口学院2022年继续实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模式。为保证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生源质量,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原则招生工作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的原则。在招生过程中,如发现考生有任何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或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职课程培训班招生简章

2022年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职课程培训班招生简章一学院及专业优势简介(一)学院及专业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