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大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9-08-12 20:32  沈阳师范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课程简介
  • 二、考试目标
  • 三、考试内容
  •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三、中国共产党的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社会
  •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 一、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一、初步探索的意义
  • 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 一、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三、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 二、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 三、奋力实现中国梦
  •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 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修订日期:2018年9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基本原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解、传播、践行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考试目标
本课程着重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内容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运用的情况;掌握学生学习的整体状况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中国共产党的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三、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
二、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的梦想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三、奋力实现中国梦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形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党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
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第二节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二、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一节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三、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第二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三、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一、党是高政治领导力量
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三、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四、试卷结构
1. 名词解释
2. 简答题
3. 论述题

五、参考书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原标题:2019年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大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9年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大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3科目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2019年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大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3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考试目标要求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机统一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2年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哲学基础理论》考试大纲-哲学院

辽宁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1科目名称:哲学基础理论满分:150分一、物质与世界1.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2.物质及其存在形式3.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4.从物质到意识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实践与世界1.实践的本质和结构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3.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三、个人与社会1.人的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2.

2019年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加试大纲-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大纲考查目的《中国文化概论》考试是为沈阳师范大学伦理学、中国哲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人员)而设置的加试科目,对报考该专业的考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方面的考察。考试内容  绪论“文化”的界定  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022年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详见附件附件【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801《材料力学》考试大纲.doc】附件【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802《结构力学》考试大纲.doc】

2019年沈阳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科目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本大纲适用于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能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表述准确、完整;能够恰当选择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

2020年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大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本大纲适用于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能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表述准确、完整;能够恰当选择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2022年沈阳建筑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材料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材料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涵盖晶体和非晶态结构与性质、固体表面与界面、相平衡与相图以及固体材料制备动力学过程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理解无机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和材料用途之间相互关系及制约规律,考查学生运用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

2022年沈阳建筑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土木工程材料科目考试大纲

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土木工程材料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本科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土木工程材料的能力。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5%无

2019年沈阳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中国近现代史 》科目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中国近现代史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本大纲适用于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占40分,简单理解和分析的知识点占6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