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
本专业充分考虑广东作为沿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侧重道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延伸。目标是结合“交通强国”和“新工科”的建设目标与要求,立足广东省经济和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新环境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系统优化、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智慧运输领域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学习运输组织学、交通规划学、运输站场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工程基础知识和交通运输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强调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的认知。毕业后5年左右,大部分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成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互联网+交通运输”、交通大数据分析、智慧交通管理等领域的技术骨干、中高级管理人才以及行业精英。
发展前景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交通运输系统将在新时代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实现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转变,尚面临着一系列艰巨复杂的新任务、新挑战,亟需大量的交通运输人才保驾护航;国家“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智慧化交通运输的运营与管理势在必行,高素质的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缺口明显;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势头良好,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未来的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城市交通管理、“互联网+交通运输”、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人才,因此,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家发展所需,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极其乐观。此外,本专业可以考取各地市交通局及其他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可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可以报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及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
培养特色
本专业是广东省第一个全日制本科交通运输(工科)专业。在多年办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行成了以下特色:
1.围绕服务广东智慧交通运输建设与管理的办学宗旨,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构建以道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为主、向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延伸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以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为指导、校外加校内实践相配合的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对技术发展前沿的把握能力以及解决复杂交通运输工程问题的能力。
2.遵循以“学生为主、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和多学科融合,通过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实践基地等多种方式聚集校外优质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学生解决复杂交通问题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本专业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及省级大学生专业性科技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此外,还广泛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地训练与提高。
3.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室现有实验设备30余套,总面积174m2,为专业的实验教学及学生创新实践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集成了智能城市道路交通集成仿真、交通视频监控实训、RFID货物进出库与仓储管理、交通虚拟仿真等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综合运输体系和智能交通系统中主要交通设备的原理、体系结构和功能特性;掌握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手段(如信号灯配时、绿波带等)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并能够在可视化的仿真环境下完成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等。
4.坚持“依托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实行培养方案的动态滚动调整,以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需要。交通运输专业继承了我校交通土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充分利用了我校交通土建专业长期积累的办学资源,与各地市交通局以及省交通运输协会等保持着良好、密切的关系,得到了我省交通系统同行们的肯定。
行业地位
我校于2004年创办交通运输专业,是广东省成立早的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在国内、省内排名靠前。目前,已培养近千名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毕业生们尽心竭力服务于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
本专业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专业教师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科研经费达400万元并逐年上升。随着我校未来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输专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原标题: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