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既具备扎实物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物理学人文情怀,同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理念和技能的中学物理教师及教育行业从业者。
 
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并实现以下目标:
 
1.具备良好的师德情操、科学素养和教育情怀,能够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跟物理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能够引导中学生发展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掌握教育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现阶段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特点,明确地方教育发展现状,能够因地制宜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具备扎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掌握物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当代物理学发展现状以及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关系,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中学物理教学。
 
4.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合作和管理能力,了解教学管理的基本特点与决策方法,能够胜任中学班主任以及中学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
 
5.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持续增加专业知识储备,适应国内外教育形势的变化,实现教书育人能力的持续提升。
 
 
二、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物理学。
 
(二)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核心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物理学方法论、物理学史、电工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学物理教学论以及根据专业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识教育实践环节:入学教育及军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公益劳动
 
专业教育实践环节: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工艺实训、中学教育见习、教师技能实训、中学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专业拓展环节:师范生技能大赛、物理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物理竞赛,数学建模大赛
 
(三)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 课程类别 | 应修学分(或周数) | 学分比例(%) | 标准要求 | 
|         学科专业课程 | 专业通识 | 6.25 |       82.5 |       50% |         ≥50% | 
| 学科基础必修 | 32 | 
| 学科基础选修 | 8 | 
| 专业必修 | 30.25 | 
| 专业选修 | 7 | 
| 毕业论文 | 15 | 9.1% |   | 
| 专业应用与实践 | 4 | 2.4% | 
|   教师教育课程 | 教师教育必修 | 11 |   15.5 |   9.4% |   ≥14 学分 | 
| 教师教育选修 | 4.5 | 
|   教育实践 | 教师技能培训 | 0(2 周) |   9(21 周) |   5.5% |   ≥18 周 | 
| 毕业实习 | 8(18 周) | 
| 毕业实践(总结) | 1(1 周) | 
| 人  文社科通识教育 | 通识教育必修 | 26 |   37 |   22.4% |   ≥10% | 
| 通识教育选修 | 8 | 
| 职业规划与就业 | 3 | 
| 应修学分合计 | 165 | 100% |   | 
 
  
三、毕业及学位要求
 
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毕业学分要求:不少于165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山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原标题:山东理工大学物理学专业(师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