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内蒙古 | 大气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4422 |
| 大气科学(大气探测) | 572 | 4708 | ||||
| 应用气象学 | 563 | 5606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45 | 7827 | ||||
| 地理信息科学 | 534 | 9361 | ||||
| 环境工程 | 534 | |||||
| 应用统计学 | 518 | 11853 | ||||
| 应用物理学 | 512 | 12880 | ||||
| 物理学 | 506 | 13930 | ||||
| 大气科学 | 本科一批B段 | 508 | 1357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天气预报、城市气象预报、农业气象服务、气象产品开发应用、气候资源利用、气象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应用气象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具备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主干学科:农业气象学、城市气象学、微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方法、气候资源学、气象灾害与评估、气象服务学、智慧气象。
主要课程: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气象服务学、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遥感原理及应用、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天气预报综合实习、应用气象综合实习、微气象实习、大气探测实习。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应用气象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
学生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政府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与气象、农业、环境、海洋、国防、民航等相关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物理学专业在2012年评为江苏省重点专业。本专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9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12人全部获得博士学位。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各1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验技能,了解最新的物理学及其应用前沿;通过理论及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探索自然和社会现象本质规律的基本能力。合格毕业生将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基本知识体系,具备良好的自学和适应能力,拥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科学与技术问题的能力。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要课程:本专业重视学生的全面扎实的数理基础的培养,开设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等主干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设置了丰富文化素质、计算机、外语、光电和大气物理等课程,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跨学科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毕业去向:本专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法,与企事业单位广泛联系,在南京、南通、泰州等地拥有多家实训基地,使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和用人单位,拓展综合应用能力。本专业学生多人次参加了数学建模、挑战杯、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及江苏省物理实验与创新竞赛等赛事,获得良好名次。2008级郭亚冲获全国挑战杯铜奖,2012级陈猛保送清华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物理学、力学、光学工程、大气科学、电子与通信、空间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也可选择从事物理学及相关理论与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或者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流通、管理部门开展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能在科技、教育、气象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较宽的知识面,具备在数学科学或气象、信息、管理、经济等交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础与能力。
培养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突出专业基础课的“厚实”,并适度延伸教学内容,加大数学专业课教学力度,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数学与应用气象”方向突出专业课的“气象特色”,依托学校大气强势学科,增设大气科学基础理论、方法的相关课程,以很好地渗透气象行业的新知识、新方法,实现本专业与气象交叉方向特色型培养。
主干学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泛函分析、拓扑学、微分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等数论、组合数学、运筹学、数值分析、Java程序设计、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动力气象学、大气科学中的数学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结合课程的数学解题练习等常规环节及数学建模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数学建模竞赛、数值计算实验、概率统计实验、物理学实验、数学应用软件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数学类、金融管理类、气象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就业方向:学生可在科研机构、教育、气象、信息、管理、经济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在IT等、金融等行业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工作。
本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大气科学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初步训练,能够在大气科学等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资料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方法、大学物理、数理方程、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流体力学、现代气候学、热力学、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天气会商与讨论、大气环流、热带天气动力学、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雷达资料处理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及应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气探测实习、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践:大气探测实习、气象程序设计及绘图、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天气会商与讨论、天气学诊断分析、气象雷达资料处理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及应用、数值模式与模拟。
学生深造方向:学生可在大气科学、应用气象、海洋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主要就业行业和部门:气象、民航、海洋、水电、环保、农业、国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
培养目标:该专业重点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统计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统计学、经济学、金融数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能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解决社会、经济、管理、医学、气象以及其它领域的现代统计问题的专门人才。
培养方向:经济统计方向培养既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又能熟练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同时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分析处理能力,能够在国家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机构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分析、预测、咨询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现代统计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统计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具有较宽广的统计学基础知识,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信息管理、统计分析与预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统计学、数学、经济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应用随机过程、统计分析软件应用、数据挖掘、数学建模、计量经济学、现代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数理金融、证券投资分析等。
主要专业实践:多元统计分析实验、现代统计软件实习、数学建模实验、社会调查实践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统计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就业方向:学生可到统计部门、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医疗卫生、IT、证券公司、调查公司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分析、决策和计算、统计信息管理、质量管理工程、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数学或统计类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
专业特色: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针对大气环境污染与面源水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的社会现实,迎合国家和地方行业及环保部门对该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中体现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突特色、多途径的鲜明特色。
专业实力: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获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二期资助,入选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环境工程是第二批教育部“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建设有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学生获Klaus Toepfer环境奖学金和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在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方面,特色鲜明。
培养目标:环境工程学专业旨在培养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扎实、逻辑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化学、水污染控制(尤其是面源水环境污染管理与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及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污染物监测控制和治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科研单位从事环境规划、管理、研究开发、评价工作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污染治理、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各类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接受创新创业训练,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监测、水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制图、工程经济。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和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
学生就业方向:学生可在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公司企业等从事科研、教学、业务、管理等工作。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地理科学类(包含专业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大气科学(定向就业单位1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包头市达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应用气象学、应用物理学、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大气科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应用统计学等9个专业。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3分,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应用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大气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地理信息科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大气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8分,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0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0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1分,应用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5分,地理信息科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大气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0分,大气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7分,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地理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8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大气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3分,地理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2分,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6分,翻译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第1章:5%第2章:15%第3章:15%第4章:15%第5章:15%第6章:15%第7章:15%第8章5%第1章:5%第2章:15%第3章:15%第4章:15%第5章:15%第6章:15%第7章:15%第8章5%第1章:5%第2章:15%第3章:15%第4章:15%第5章:15%第6章:15%第7章:15%第8章5%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第1章:5%第2章:10%第3章:20%第4章:5%第5章:30%第6章:30%第1章:5%第2章:10%第3章:20%第4章:5%第5章:30%第6章:30%第1章:5%第2章:10%第3章:20%第4章:5%第5章:30%第6章: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大气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8分,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应用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环境工程理科录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法学、生态学、大气科学类(包含专业:大气科学)、气象技术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大气科学(定向气象局就业的区域:1.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2.呼伦贝尔市阿荣旗;3.兴安盟突泉县;4.锡林郭勒盟太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