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材料类(包含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3 |
| 药学类(包含药学、药物制剂) | - | 3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 | 2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 3 | |||
| 物理学(师范类) | - | 1 | |||
| 应用物理学 | - | 3 | |||
| 应用化学 | - | 2 | |||
| 生物技术 | - | 3 | |||
| 应用统计学 | - | 3 | |||
| 工程力学 | - | 3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2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 2 | |||
| 车辆工程 | - | 2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 1 | |||
| 金属材料工程 | - | 1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 3 |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 | 2 | |||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 | 3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 3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自动化) | - | 2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 | - | 3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 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2 | |||
| 电子信息工程 | - | 2 | |||
| 通信工程 | - | 2 | |||
| 电子封装技术 | - | 1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 2 | |||
| 自动化 | -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 | 4 | |||
| 软件工程 | - | 3 | |||
| 信息安全 | - | 2 | |||
| 物联网工程 | - | 1 | |||
| 土木工程 | - | 2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 2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 2 |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 | 2 | |||
| 制药工程 | - | 1 | |||
| 交通运输 | - | 1 | |||
| 交通工程 | - | 1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 2 | |||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 | 2 | |||
| 环境工程 | - | 2 | |||
| 环保设备工程 | - | 2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 2 |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 1 | |||
| 粮食工程 | - | 2 | |||
| 安全工程 | - | 2 | |||
| 生物工程 | - | 3 | |||
| 临床医学 | - | 2 | |||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 | 1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 2 | |||
| 工商管理 | - | 2 | |||
| 物流管理 | - | 3 | |||
| 工业工程 | - | 2 | |||
| 金融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3 | |||
| 法学 | - | 2 |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 | 1 | |||
| 汉语言文学 | - | 2 | |||
| 汉语国际教育 | - | 1 | |||
| 英语 | - | 1 | |||
| 英语(师范类) | - | 1 | |||
| 俄语 | - | 2 | |||
| 日语 | - | 2 | |||
| 翻译 | - | 1 | |||
| 工商管理 | - | 2 | |||
| 市场营销 | - | 2 | |||
| 会计学 | - | 1 | |||
| 人力资源管理 | -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34450 |
| 金属材料工程 | 579 | 34450 | |||
| 工业工程 | 579 | 34450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79 | 34450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79 | 34450 | |||
| 土木工程 | 579 | 34450 | |||
| 生物技术 | 579 | 34450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79 | 34450 | |||
| 环境工程 | 579 | 34450 | |||
| 应用物理学 | 580 | 33905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80 | 33905 |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580 | 33905 | |||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580 | 33905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80 | 33905 | |||
| 应用统计学 | 580 | 33905 | |||
| 粮食工程 | 580 | 33905 | |||
| 生物工程 | 580 | 33905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81 | 33328 | |||
| 物流管理 | 581 | 33328 | |||
| 工程力学 | 581 | 33328 | |||
| 应用化学 | 582 | 32752 | |||
| 通信工程 | 583 | 32159 | |||
| 电子封装技术 | 583 | 32159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4 | 31595 | |||
| 电子信息工程 | 584 | 31595 | |||
| 物联网工程 | 584 | 31595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84 | 31595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85 | 31039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85 | 31039 |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585 | 31039 | |||
| 自动化 | 585 | 31039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86 | 30497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88 | 29411 | |||
| 翻译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6567 |
| 英语 | 605 | 6380 | |||
| 俄语 | 607 | 6046 | |||
| 工商管理 | 607 | 6046 | |||
| 会计学 | 610 | 5535 |
Q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的获取、存贮、变换、传输及应用均与电子技术密切相关,电子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电能的变换处理、信息的处理及支撑信息处理的物理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主要学习电路及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信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江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偏弱电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本专业的一大方向,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这些都是本专业所研究的对象。另外,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的集成电路技术、通信技术也都是本专业的研究对象。
Q2:本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本专业的特色核心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通信原理及应用、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程序设计等。
Q3: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拥有教授6名,副教授15名,师资队伍教学水平高、学术能力强,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
Q4:本专业有哪些价值与功用?
从工程应用角度来看,本专业适用的领域有:① 数字电子线路:从事单片机、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的开发;② 通信: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个分支是开发,开发平台从ARM、DSP到Linux、Unix;③ 多媒体:包括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等;④ 电源:包括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等,电源是任何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⑤ 信号处理: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这些行业都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行业,所以本专业的学习具有极高的价值功用。
Q5:哪些同学特别适合学习本专业?
本专业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特别适合有创新精神、逻辑能力较强,对计算机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信号检测技术等感兴趣的学生,尤其是数学、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特别适合学习本专业。
Q6: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由于电子行业发展很快,为了跟踪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的最新发展本专业的学生必须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同时,学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
另外,学会自己动手设计对本专业的学习十分有益。我们希望学生喜欢动手,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新思维。电气学院也开设了相关的创新课程和培养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与参与国家、省级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可以在这些环节中尝试电子产品的研发。
Q7: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宽口径专业,以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外语水平,具备科学、创造性思维方法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电子、通信、计算机方面的学科基础知识,能从事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变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微电子产品与设备、计算机应用系统、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Q8: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数学、物理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所以数学、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困难。
Q9:社会上对本专业存在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社会上有人可能会认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是学习电子信息纯偏软的专业,其实不同的学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偏重电子技术或者嵌入式系统,也有些学校偏于通信工程。江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既培养学生的硬件电子技能,又培育学生的软件通信技术,这也顺应了当前人才市场需求。
Q10: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应用面很广,例如,变频家电、节能灯等产品就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在电器设计、电能运用领域的突破。电源的应用与开发,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计算机和手机等IT设备供电,以及各种信号处理及电子产品设计等,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Q11:本专业毕业生的大致工作区域是哪里?
由于电子产业在我国的广州、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比较集中,本专业的学生大致工作区域分布在广州、深圳、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型城市,以及其它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Q12: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目前国内外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在制订面向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计划中,我国把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列于首位。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近3年毕业生在全国各类人才需求中一直稳居前列,就业率超过90%。毕业生可以在IT行业、邮电、通信、金融、电力部门及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还可以在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另外,毕业生可报考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专业代码:080709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微电子制造科学与工程概论、电子工艺材料 、微连接技术与原理、电子封装可靠性理论与工程、电子制造技术基础、电子组装技术、半导体工艺基础、先进基板技术
相近专业:
电子信息科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合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分析、表达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爱国敬业、诚信务实、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封装布线设计、电磁性能分析与设计、传热设计、封装材料和封装结构、封装工艺、互连技术、封装制造与质量、封装的可靠性理论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4.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有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研究、设计、开发及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专业工程技术基础,并掌握经济与管 理的知识与方法,能够从事工业工程类的教学、科研和运营管理与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一门(或 多门)较宽泛的专业工程技术知识,能够具有在企业、公共组织等多种产业部门从事生产及运营 管理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规划、设计、管控、质量管理和评价及标准化等方面 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2.掌握一门以上较为宽泛的工程技术(如机械工程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3.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具有应用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技术与管 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有关产业运营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工业工程、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工程的理论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
核心课程:运筹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物流 工程、人因工程、生产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工程实践、工业工程实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一般安排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 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 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 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 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 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 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 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0807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相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光电子技术科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电子商务及法律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能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及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理论和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Q1:信息安全专业的学习对象是什么?
信息安全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类。本专业侧重于对信息及网络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期内的采集、传输、储存、处理、运用过程中,研究如何利用数字计算机通信等其他各种技术、工具、手段来防御及对抗网络攻击,以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性。
由于网络信息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也是涉及国家基础设施安全、商业机密保护、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问题。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国家相当重视信息安全专业的发展,于2015年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为一级学科,其学科与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广阔。
Q2:信息安全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开设网络安全协业、软件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入侵防御技术及应用四门专业核心课程和Web应用安全、渗透测试、信息隐藏、无线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云安全等一批特色课程。
Q3: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办学10余年来,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已在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名声。在全国及省内诸多会议上,宣传介绍了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情况,引起了较好的反响与共鸣,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度。
中国信息安全博士网“高端访谈”栏目报道了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办学情况,从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情况来看,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知识普遍掌握较好,实践能力较强,出现了一批以张翼、任飞、胡向涛、邓渊浩、周智等为代表的毕业生。近5年,信息安全专业学生获中国网络技术对抗赛一等奖1项,中国网络安全攻防大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信息安全技能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并获得优秀选手奖2项。中国教育新闻网、光明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搜狐网、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等一大批网络媒体报道了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培养的做法及效果。
Q4:信息安全专业有哪些价值和功用?
信息安全专业在保障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政府安全、企业安全、个人隐私安全等诸多层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信息安全专业研究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① 信息人员的安全性;② 信息管理的安全性;③ 信息设施的安全性;④ 信息自身的保密性——保证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⑤ 信息传输的完整性——保证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篡改、插入、删除或重传;⑥ 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保证发送和接受信息的双方不能事后否认他们自己所做的操作行为;⑦ 信息的可控性——对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管理, 防止非法用户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统;⑧ 信息的可用性——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确实能为授权者所用, 防止由于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入侵行为造成系统的拒绝服务等。总的来说,信息安全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确保网络服务不中断等。
Q5: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信息安全的前提就是要喜爱信息安全技术,对相关知识和技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
作为走在科学时代前沿的新兴学科,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潮流也促使信息安全技术具有独特的创新性,渗透于社会、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的新兴安全创新技术喷涌而出。为适应充满挑战的创新,就需要学生具备快速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既有创新思维,又脚踏实地,以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投身于专业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之中,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Q6: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旨在培养遵守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信息科学和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开发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网络安全与应用安全的工程技术开发或管理等工作。经过3-5年的实践锻炼,能够成为信息安全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或管理骨干。
Q7:在信息安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首先,许多同学最初对计算机思维的理解感到困惑,难以想象仅靠“0”和“1”两个数字就能完成诸多复杂庞大的处理。但在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后,便能逐渐理解并体会计算机思维而感受到计算机世界的奇妙。
然后,由于信息安全相关知识纷繁复杂,例如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如何处理系统基本功能与信息安全功能之间的关系;② 如何协调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设施和信息内容等方方面面的安全性;③ 如何实现信息自身的保密性、信息传输的完整性、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信息的可控性和信息的可用性等,有些同学会感到无所适从。但如果理解了“皮”与“毛”的关系、系统安全性的“木桶理论”和系统崩溃的“气球原则”,抓住无论遭到偶然或恶意原因的攻击,系统仍能保证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这一信息安全的根本,学生便能克服遇到的困难。
另外,本专业设立了多门全英文或双语课程,对刚进入信息安全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大量的英语阅读可能会感到有些吃力。但是,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迅速,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良好的英文基础是把握当代科技发展前沿的重要条件。
Q8: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防范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只要存在安全漏洞就会威胁全局安全。所有这些都需要有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Q9: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大致工作区域是哪里?
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有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就业城市有沪宁线沿线城市、北京、杭州等城市。
Q10: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信息安全的专业研发公司、国家公安/安全部门、计算机软件及系统应用开发公司、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等就业,就业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中型国有企业/外企、中等规模民营/私营企业等,也可继续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 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从 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 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 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学习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学习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工 艺及工程的设计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环境监测技术;
3.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工程设计及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 力、工程实践及工程综合、自学能力等基本能力;
4.熟悉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
5.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环境保 护产业发展的需求,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污 染控制设施运营及管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化工与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导论(32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工程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程原理(64学时)、水处理工程(80学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64 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64学时)、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 制(32学时)、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32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 程原理(48学时)、土壤学(32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2学时)、固体废 弃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影响评 价(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工程原理(96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32学时)、环境化学(32学时)、化学反应工程(48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 影响评价(32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大气 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程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 境生物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需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生产企业、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金属材料 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成分一工艺及设备设计、组织和性能检验、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和经营 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理解金属材料 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与性能或服役行为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材料制备、性能分析与 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金属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具有开展金属材料设计 和组织生产、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等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基本知识,理解金属材料成分(组成)、微观组织结 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开展金属材料选用、生产工艺及设备选择、 新材料和新工艺设计及相关设备研制;
2.掌握金属材料制备与成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金属材料成分结构与性能的检测与分析方 法、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
3.掌握高等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必需的机械、电 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较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
4.了解金属材料及其相关材料的科技发展动态,相关前沿技术和行业需求,具有分析和解 决金属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基础,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环境保 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冶金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固态相变理论、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与设备、材料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金属腐蚀原理、表面科学与工程、金属工艺、材料工程基础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材料科学基础(上)(96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材料的力学性能①(32学 时)、工程设备设计基础(40学时)、材料科学基础(下)(8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①(64学 时)、材料的物理性能①(32学时)、材料的腐蚀与防保(32学时)、陶瓷物理化学*(32学时)、材 料热处理原理(40学时)、计算材料学(40学时)、材料热力学木(32学时)、材料的制备(32学 时)、材料的成形(32学时)。
示例二:金属材料专业导论(8学时)、金属材料导论(双语)(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 72 学时)、材料分析测试方法A(48学时)、金属材料学(40学时)、热处理原理及工艺(56学时)、金 属物理性能(32学时)、材料力学性能A(40学时)、材料成形原理及工艺(80学时)、金属材料工 程基础实验( I)(24学时)、金属材料工程基础实验(Ⅱ)(24学时)。
示例三:材料科学基础(64学时)、材料性能学(48学时)、材料现代分析方法(48学时)、材 料力学(D)(64学时)、理论力学(D)(32学时)、工程力学实验(B)(32学时)、金属学与热处理 原理(64学时)、金属材料学(48学时)、金属工艺与材料工程(80学时)、材料加工与性能实验 (16学时)、热处理工艺学(32学时)、复合材料学(32学时)、材料无损检测(32学时)、功能材料 (48学时)、金属材料工程测试技术(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或专业 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金属材料学实验、热处理工艺与设备实验、材料研究方法实验、现代仪器分 析、腐蚀与控制实验、金属材料制备方法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Q1: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背景是什么?
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结合国家新能源开发战略和人才培养要求,以现有能源与动力大类本科生教育体系为基础,结合多年在新能源利用和开发领域的科研累积和能源与动力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经验,形成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为主体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学生具有新能源装置和产品设计、制造和控制,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的综合能力。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0年作为首批获得教育部审批通过筹建该新专业的为数不多的11所高校之一,更于2014年12月获选为全国新能源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Q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对象是什么?
全球的不断发展消耗了大规模的化石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两大严峻问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一般是指建立在新能源技术上可开发利用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这些能源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清洁干净,可以有效解决能源危机和改善环境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它。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为学习对象,在基础专业课的学习及认知实习环节后,同学们可以在了解众多能源利用的基础知识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学习。
Q3: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光热与光伏原理、生物质能利用原理、半导体物理、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材料、燃料电池、太阳能发电技术。
Q4:新能源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由于新能源的涉及面较广,学生需要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包括物理、材料、化学等。由于新能源主要涉及太阳能、生物质能、燃料电池等,所以这个专业适合一切对新能源感兴趣的学生。
Q5:社会上对本专业有什么理解误区?
有很多人可能觉得新能源这个专业比较新,不容易找工作,其实江苏省范围内就有很多相关的公司需要本专业的人才,例如光热与光电利用的企业,垃圾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厂,风力发电等,同时众多利用新能源的研发企业,另外,作为新兴产业特别适合创业。
Q6: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我国目前的能源还主要依赖于煤炭等化石燃料,发电效率低且产生有害气体,这也是当今雾霾的主要元凶。因此要想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就要提高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西部偏远的沙漠、草原等地区,以及沿海岛屿,都可以架设风机进行发电,而不需要通过主电网长距离供电。
Q7: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本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范围非常广泛,主要面向太阳能电池公司、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的光伏开发工程师及其他研发岗位,各大发电集团都有生物质电厂与垃圾发电厂的工程师需求。风力发电技术方向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风机设备厂商、新能源研发机构、风能检测评估单位、风场管理等,以及各类机械、电子、材料等配套厂家,涉及国企、外企和民营企业等多种企业类型。
Q8:本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
本专业学生在就读期间可以参加“星光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数学建模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通过各类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等,为就业或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俄语(招英语、考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统计学、英语(招英语考生)、金属材料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

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应用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经济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俄语、轮

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粮食工程、物流管理、工程管理、机械电子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机

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英语(●)、工程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10个专业。2018年江苏科

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英语等3个专业。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江苏科技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

2018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含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编辑出版学、历史学、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社会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

2018年江苏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英语(师范)、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药学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针灸推拿、制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临床医学、自动化、卫生检验与检疫、金

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环保设备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俄语、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金融学、英语(师范类)、工程力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工商管理、生物技术、机械

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焊接技术与工程、通信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轮机工程、应用统计学、金属材料工程、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物理

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水声工程、生物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测控技术与仪器、轮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会计学、生物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