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内蒙古各专业排位:
1.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67(需要考608分);
2.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020(需要考604分);
3.生物医学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160(需要考577分);
4.预防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356(需要考562分);
5.助产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318(需要考556分);
6.公共事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067(需要考593分);
7.中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755(需要考579分);
8.护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809(需要考578分);
9.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872(需要考577分)
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各专业内蒙古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内蒙古 | 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2667 |
| 医学检验技术 | 604 | 3020 |
| 生物医学工程 | 577 | 6160 |
| 预防医学 | 562 | 8356 |
| 助产学 | 556 | 9318 |
| 公共事业管理 | 文科 | 593 | 1067 |
| 中医学 | 579 | 1755 |
| 护理学 | 578 | 1809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577 | 1872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预防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招生科类:理科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基于国家级预防医学特色专业,依托国家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增设与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卫生应急、检验检疫等实际工作接轨的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害虫防治、公共卫生实践技能等特色课程,从疾病的“侦、检、消、防、治”构建疾病预防控制的知识体系,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宽知识、强能力、善应急”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预防医学(卓越创新班)培养目标:根据国家实施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和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而设立的特色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创新班,实行小班教学、双导师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领导力。培养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及引领潜能的卓越公卫医师及未来的公共卫生专家和领导者。
预防医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特色班)培养目标: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食品和营养特色课程,注重培养厚理论、强实践、敢创新、擅长疾病预防控制以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营养保健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特色班)培养目标: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检验检疫新技术、新方法的特色课程,注重培养面向疾病预防、卫生监督与监测、检验检疫、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精神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公共卫生实践技能等。
就业方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职业病防治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和药品卫生监督局、环境监测部门、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卫生预防保健单位、各级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医院、学校、医药、食品或保险公司、PCO等,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近三年就业率为96.67%,公卫执业医师通过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
注:按预防医学大类招生。入学第二学年末,根据学院相关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并结合专业兴趣进行专业方向分流。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招生科类:文理兼招
学 制:三年
培养目标:掌握护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心理照护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等。
专业特色:学院在满足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基础上,为希望提高学历层次和实现专本联读的学生提供途径。经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根据《关于主考学校要求与高职高专学院合作办学问题的复函》(粤考办〔2011〕23号)文件,我院具备开办沟通班资格,即组织在校专科生参加护理专业本科自学考试。通过在校期间部分课程的互认、每年2次的自考机会、学院老师的精心辅导,帮助学生实现尽快拿到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的目标,也为学生就业、攻读硕士学位、出国深造赢得更高的起点。自举办沟通班五年来已经有三百余名同学申请到本科毕业,已有五名同学考上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沟通班招生依照国家和广东省教育厅相关政策文件执行。
就业方向:主要在各级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岗位工作。
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技术
南方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招生科类:理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专业创新精神和临床检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检验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临床、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检验医学人才。 主干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统计学、计算机基础、诊断学、内科学、分子诊断学、医学寄生虫与病原体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血液检验和检验仪器学等。 就业方向:在各级医疗单位、卫生防疫部门、医学科研和教学单位从事检验医学领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检验试剂、仪器的生产和销售部门从事技术支持或研发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研究生。 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南方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
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
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
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各级公共管理组织中的
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
识更新的能力;
2.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5.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
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护理学类
助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招生科类:文理兼招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系统地掌握助产学、护理学及妇幼保健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视野宽、基础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从事助产、妇幼保健工作的应用型助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助产学导论、医学遗传学、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精神心理照护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助产学、妇幼护理与保健(包含儿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妇幼保健学及健康教育学等相关课程)、妇幼卫生管理学、生命伦理学等。
专业特色:为满足人民大众对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率先在2011级本科生中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助产方向),主编出版教材《助产学》和《助产实训技术》,立项建设校级质量工程《妇产科护理学》在线课程,建有90平米的集产前、产时及产后一体化的多功能助产学实验室,拥有高仿真助产模型。于2014年成为国家卫计委首批助产本科招生试点院校之一,完成了助产专业独立的课程设置。本专业教学坚持“院校合作”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省助产协会和产科联盟(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给予强有力的专业支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2015、2016年两届共计毕业100名助产方向本科生,分布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杭州等地,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我校于2017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助产学本科专业培养院校。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广阔,在各级医疗单位、医学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临床护理、产科助产、妇幼保健、教学或研究工作和政府部门的计划生育机构等,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中医学类
中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招生科类:文理兼招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从事中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或者从事针灸、推拿、康复、理疗、保健等的高层次的医学人才。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与胚胎学、病理生理学、流行病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医学统计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中医伤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耳鼻喉学、中医眼科学、中医急诊学、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手术学基础、临床技能学等。
就业方向:各级医疗单位、医学科研单位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或研究工作等。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三年一直保持在94%左右,升研率平均为34.6%,中医执业医师通过率2014为94.03%;2015年为96.63%;2016为96.51%,全国排名第一。
学校具有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