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创办于1998年,坐落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占地1011亩,校舍31万平米,师生员工12000人。校园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拥有“三湖两园一山”等标志性景观,被誉为“南京美十所高校”之一。依托南京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校采用全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牢固树立“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思想,探索创新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路径,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在同类院校中招生录取线高居全省榜首,综合评价稳居江苏第一,已经迈入全国一流行列。

学院简介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是1998年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独立学院,自2014年始,学生由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南京工业大学和著名跨国公司--泰国正大集团通过全面战略合作的方式联合培养。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校林立,学术氛围浓厚。学院现有在校学生约8600人,设有13个二级学院、36个本

联系方式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学府路8号邮编:210089联系电话:025-传真:025-邮 箱:xgb@.cn网址:http://www.jlxy..cn

报名、考试、录取报考条件(1)列入国家普通招生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在本省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三年级在籍学生;(2)思想品德较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3)修完所在专科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能正常毕业。志愿填报“专转本”志愿填报,按照江苏省教育厅及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规定执行。为有利于考生填报志愿,此章程公布了我校2019年“专转本”各招生专业对考生专

学籍管理、证书与就业1、经江苏省教育厅审批被我校录取的“专转本”新生凭专科毕业证书和录取通知书等材料按时到我校办理入学手续,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专转本”学生,我校不予办理入学手续和学籍电子注册。2、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除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外,作如下补充: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高血压病、严重心律失常者不予录取。学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体检结果异常者按相关规定

培养与收费1.“专转本”学生入学后,统一转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本科三年级,单独编班,按全日制本科教学要求组织教学,学习时间为两年。“专转本”学生入学后享受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其他本科生同等待遇。2.我校按照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和江苏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对“专转本”学生进行收费,与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本科生收费标准相同。每学年学费人文社科类专业14000元,理工科类专业15000元,如有变动,具体

招生计划及专业要求2019年“专转本”招生计划表序号专业名称报考类别计划数学费(元/年)1土木工程理工类城乡规划文史类城乡规划理工类地理信息科学理工类市场营销文史类市场营销理工类应用化学理工类环境科学理工类生物科学理工类2019年“专转本”招生专业对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要求本科专业代码本科专业名称专科专业(类)081001土木工程6002道路运输类520101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520102

(3)修完所在专科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能正常毕业。志愿填报“专转本”志愿填报,按照江苏省教育厅及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规定执行。为有利于考生填报志愿,此章程公布了我校2019年“专转本”各招生专业对考生专科阶段所学专业类别的要求,请考生结合相关要求和自身情况正确填报,不得跨类报考。考试学生均应按规定参加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的选拔考试。录取学院按照江苏省教育

学院简介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创办于1998年,坐落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占地1011亩,校舍31万平米,师生员工12000人。校园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拥有“三湖两园一山”等标志性景观,被誉为“南京美十所高校”之依托南京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校采用全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立足江苏,面向全国,遵循“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指导思想,着力推进高水平的教学建设、高标准的学科(专业)建设、高素质的队伍建设和精

学院简介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创办于1998年,坐落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占地1011亩,校舍31万平米,师生员工12000人。校园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拥有“三湖两园一山”等标志性景观,被誉为“南京美十所高校”之依托百年南大的优质资源,学校遵循“优化布局、提升内涵、办学、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着力推进高水平的教学建设、高标准的学科建设、高素质的队伍建设和精致校园建设,致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

学院简介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创办于1998年,坐落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占地1011亩,校舍31万平米,师生员工12000人。校园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拥有“三湖两园一山”等标志性景观,被誉为“南京美十所高校”之依托南京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校采用全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牢固树立“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思想,探索创新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路径,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