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9 | 67389 | 336 |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424 | 72582 | ||||
| 中外合作办学 | 414 | 75815 | ||||
| 历史类 | 普通类 | 513 | 17868 | 456 | ||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509 | 18765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辽宁 |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计划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6 | 41481 |
| 会计学 | 496 | 45393 | ||||
| 油气储运工程(卓越计划班) | 495 | 45806 | ||||
| 英语 | 490 | 47809 | ||||
| 金融学 | 480 | 51763 | ||||
| 自动化(卓越计划班) | 480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78 | 52565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76 | 53402 | ||||
| 475 | 53809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卓越计划班) | 475 | |||||
| 俄语 | 473 | 54638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73 | |||||
| 软件工程 | 473 |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471 | 55408 | ||||
| 油气储运工程 | 467 | 56971 | ||||
| 自动化 | 467 | |||||
| 通信工程 | 466 | 57350 | ||||
| 工商管理 | 465 | 57741 | ||||
| 人工智能 | 465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64 | 58127 | ||||
| 数字媒体技术 | 463 | 58524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卓越计划班) | 462 | 58902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462 | |||||
| 物流管理 | 461 | 59291 | ||||
| 自动化 | 461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59 | 60065 | ||||
| 市场营销 | 459 | |||||
| 油气储运工程 | 456 | 61204 | ||||
| 智能制造工程 | 455 | 61559 | ||||
| 交通运输 | 453 | 62283 | ||||
| 工程管理 | 453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52 | 62611 | ||||
| 452 | ||||||
| 土木工程 | 452 | |||||
| 石油工程 | 452 | |||||
| 环境工程 | 452 | |||||
| 机器人工程 | 452 | |||||
| 安全工程 | 451 | 62997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49 | 63720 | ||||
| 环境科学 | 449 | |||||
| 应用物理学 | 448 | 64092 | ||||
| 石油工程 | 448 | |||||
| 环境生态工程 | 448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47 | 64452 | ||||
| 应用化学 | 446 | 64838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46 | |||||
| 化工安全工程 | 446 | |||||
| 海洋油气工程 | 446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45 | 65239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44 | 65578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43 | 65926 |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43 | |||||
| 能源化学工程 | 443 | |||||
| 应用化学 | 442 | 66314 |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442 | |||||
| 采矿工程 | 441 | 66640 | ||||
| 材料化学 | 441 | |||||
| 金属材料工程 | 440 | 67022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39 | 67389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32 | 69893 | |||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普通类 | 424 | 72582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14 | 75815 | |||
| 会计学 | 历史类 | 普通类 | 522 | 15783 | ||
| 英语 | 521 | 16007 | ||||
| 汉语国际教育 | 519 | 16457 | ||||
| 交通运输 | 519 | |||||
| 金融学 | 517 | 16933 | ||||
| 俄语 | 515 | 17412 | ||||
| 物流管理 | 515 | |||||
| 工商管理 | 514 | 17650 | ||||
| 市场营销 | 513 | 17868 | ||||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509 | 18765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建校71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的13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的管理及技术骨干。
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1890亩,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图书馆图书资源总量251.9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46个。学校设有20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学校是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五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辽宁省属高校中位列第一。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8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重点支持专业2个、示范性专业5个、特色专业2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实践实训等中心和基地29个、资源共享课9门、视频公开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2013年以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2项,获批省级优秀教材8本。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702项、省部级奖励1439项,被团中央确定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
学校建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8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4人。学校引进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2人。现有国家级人才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7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3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辽宁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9人,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
学校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等项目。学校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2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7个科研平台被确定为辽宁省高校首批开放的重大科技平台。建有石油化工产业链实训培训基地,投资1亿元的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教学实践创新中心获批2021年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项目。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组建了石油化工联合实验室;与抚顺市人民政府、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辽宁省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并注册成立了辽宁泓顺石化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学校与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50多家企业和研究院签署协议,形成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实习实践基地群,其中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5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个。
学校积极参与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先后选派325名教授博士深入全省218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咨询600余次,培训各类人员1000余人,解决了300余项技术难题,突破国家“卡脖子”技术1项,5项成果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一流学科2019年重大标志性成果。辽宁省环保产业联盟工作有序推进,联盟主动对接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深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校地、校企研究院,创新创业平台为载体,聚焦石化产业急需,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成果转化。联盟召开了多场就业招聘会、科技成果对接会,成功举办两届大学生创新大赛,引进企业家进校园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
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芬兰、韩国、日本等17个国家的49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2+2、1+2+1、2+1+1”等培养项目;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开展“4+1”研究生培养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单位。
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秉承“问学穿石、修身诚化”校训,传承办学优良传统;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总结凝练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新时代雷锋“五个一”精神,构建起理论研究、课堂教学、文化浸润、社会实践、典型引领“五位一体”的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体系;建成的雷锋精神育人展馆获批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风华青年宣讲团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三下乡”国家级重点理论普及宣讲团队,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16个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创建了“百家讲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文化品牌,建有羽毛球、击剑两个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爱心助人先进单位”、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荣誉称号,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文明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雷锋学郭明义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同意并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对于全日制研究生,我校设立了多元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实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王涛英才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培养基地科研津贴等奖助制度:
(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每生每年2万元,奖励人数按每年省财政厅、教育厅下达指标为准。
(二)研究生国家金:每生每月600元,按10个月发放,覆盖面100%。
(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8000元,二等奖学金4000元,覆盖面原则上不低于奖励对象的50%。
(四)王涛英才奖学金:由原石油工业部王涛部长为了培养更多出类拔萃的创新型人才,利用个人积蓄于2008年创立,硕士生2万元/人。
(五)中国石油奖学金: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国石油”)设立的优秀生奖学金,每生6000元。
(六)研究生“三助一辅助”津贴:助教岗位津贴按15元/当量学时计算,助研岗位津贴由聘用教师确定,助管岗位津贴按每岗每月500元,辅导员岗位津贴按每岗每月600元。
(七)联合培养基地科研津贴:由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设立,对学校与该院进行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发放科研津贴,每生每月1200-1500元。
联系电话:024-56860939(研招办)、56863115(综合办公室)
联系人:刘老师、崔老师
联系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13001
单位代码:10148
研究生院网址:Http://ges.lnpu.edu.cn
电子信箱:yjszsb@lnpu.edu.cn
乘车方式:
1、沈阳北站换乘沈抚雷锋号城际巴士,到石化大学站下车即是。
2、抚顺北站可以乘坐15路公交车,到北镇街站下车,北走300米即是。
欢迎报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
附件: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2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2022年研究生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4、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简介
5、2021年国家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我校将对考生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关于工商管理硕士报考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中(一)、(二)、(三)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3.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2022年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044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5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8人,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终下达计划数为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7分,环境生态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7分,采矿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8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9分,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0分,金属材料工程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0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8分,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8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8分,环境生态工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14分,少数民族预科班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24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2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8分,环境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5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6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7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0分,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8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应用物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74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92分,环境生态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4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8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7分,数字媒体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1分,计算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4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5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程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

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制招生计划学位授予门类020301金融学2年30经济学070302应用化学2年30工学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年30工学080906数字媒体技术2年30工学081504油气储运工程2年30工学120201工商管理2年30管理学答案来源于2021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二招生计划安排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源数量和生源质量等因素经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研究确定各学科门类的培养规模和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专业分布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一流特色学科和重点支持的学科倾斜英语专业要求考生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安排英语授课其他语种慎报其他专业不限制语种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设置的招生专业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使用办法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及高校官方网站公布为准高校招生计划要按照省教育厅核准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