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大庆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生物技术 | 2017 | 理科 | -/379(本科二批A段) | -/374(本科二批A段) |
理工类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咨询电话:0459-6819299-814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在农业、食品、环保、检疫和医药等行业从事技术研发和生产应用的能力,适应现代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原理、真菌学、食用菌栽培学、食用菌加工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学、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生产技术、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相关的管理和销售等工作。本专业开设食菌菌培养方向,该方向强化学生食用菌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具备在该领域独立生产和技术指导的能力。现有专业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学生实习基地稳定,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351 |
| 四川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0 |
| 江西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1 |
| 福建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4 |
| 安徽 | 生物科学类(4950元/年;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2 |
| 吉林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9 |
| 辽宁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6 |
| 山西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0 |
| 天津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5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58 |
| 甘肃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379 |
| 贵州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1 |
| 吉林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2 |
| 内蒙古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59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8年7月,首任校长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担任。学校原隶属农垦部,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过64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学校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原校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北的山野乡间。边疆农村办学45年,学校师生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和“抗大校风”,传承北大荒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发展之路。2003年学校整体迁入大庆市,进入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办学精神,并因优良校风和办学实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现址位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120.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6亿元,图书211.21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435人,其中专任教师927人,教授191人、副教授2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5人,占比40.5%;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教师129人,占比13.9%。学校拥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王震讲座教授”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1人,农业杰出科研人才1人,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9人;建有1个黑龙江省杂粮绿色生产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头雁”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建有12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学校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5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19个。学校面向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2000人。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和输送毕业生13余万人,培训各类人员50余万人次。
学校着力推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现有获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涵盖7个专业),1个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国家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项目,2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3门、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42项,省级571项。2019年获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校;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2015年度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学校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要方向,建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育部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庆)、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豆机械化生产重点实验室等27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学校与垦区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九三大豆产业创新研究院”、“大庆设施农业研究院”、“牡丹江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老校区科研所”、“大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安达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等八大校垦校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基地。“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项目共计361项,各级部门科研经费共计3.47亿元。建校以来,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7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励180项,以“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农作物种衣剂”“大豆、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牛重要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狮白鹅’选育及‘玉鹅’生态种养模式”“黑龙江水稻大面积均衡高产优质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现代化农机关键技术及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有效转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3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10次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韩国、日本、印度、乌克兰、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实施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济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无线电电子大学、哈尔科夫国立城市规划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等国外高校实施交换生、留学生等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实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与印度UAS大学实施中印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学校始终把北大荒精神作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自觉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现建有黑龙江省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北大荒精神展示馆,充分发挥地缘、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产出了《黑土上的中国》、《淬荒集》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北大荒精神烙印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困知勉行,积厚成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为办学使命,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正在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大庆师范学院坐落于享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美誉的中国著名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市。学校的前身是1965年创办的大庆师范学校。198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大庆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改建为大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在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大庆师范学院。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学校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形成了“自强不息,臻于至善”的校训,凝练了“质量立校,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办学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立足大庆、服务龙江、面向全国,坚持为基础教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石油石化行业服务不动摇,不断推进地方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2011年和2018年,学校先后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学校入选“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培育单位”。学校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主校区和方晓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6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29.92万册,电子图书70.48万册,固定资产总值4.90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9亿元。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1453人。2009年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有教职工702人,专任教师515人。正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66人,博士研究生6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7.77%,“双师型”教师226人,外籍教师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黑龙江省省政府津贴3人,有黑龙江省二级教授1人,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有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模范、优秀教师10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1人,省级高校师德先进个人20人。无机化学教学团队、学前教育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有14个学院,开设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工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8大学科门类。汉语言文学、英语、汉语国际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法学、市场营销、绘画是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学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建有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五类一流课程15门。建有省级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214个,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校级示范实习基地23个,校级实践教学基地联盟6个。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3项。“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441项,其中国家级391项,省级1034项。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建校56年来,涌现出以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王春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铁人精神特质的优秀毕业生。
学校坚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科专业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和石油石化行业服务的科研方向,不断推动科学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发展。学校建有11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理工类科研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我校为黑龙江省油气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大庆精神研究中心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省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为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油田应用化学实验室为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分中心、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中科院湿地研究中心大庆研究基地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设在学校。“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06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同时还承担市局级项目377项。获得市(局)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54项,其中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学校的大庆精神与龙江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入选黑龙江省第二批重点培育智库和南京大学CTTI智库。“大庆精神研究中心”、“大庆市经济学会”和“大庆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入选大庆市首批重点培育智库。“大庆油陶”列入黑龙江省“十三五”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积极主动为基础教育、地方经济社会和石油石化行业服务。学校充分发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培中心作用,高质量承办“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培训各学科教师近3500人次。充分发挥教育部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作用,培训省内外高校思政课教师5230人次。作为大庆油田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学校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己任,积极开展中高层管理和技术培训,服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累计为行业、企业培训各类人员8.9万人次。学校协助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建设,努力拓展结垢与腐蚀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服务范围,开展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便携式综合录井仪传感器检定装置等研究领域技术攻关。其中,“三元复合驱沉积物控制技术”与大庆油田开展技术服务合作研究近50项,技术服务费1200余万元。在生态文明建设、大庆资源城市转型、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外包业发展、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路径、依宪执政与依法治市、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加大政策与应用对策性问题研究的力度,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参与法律服务、艺术进社区、文艺展演等公益活动,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新西兰、韩国、爱尔兰等国家的一些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合作领域涉及联合培养学生、互派教师、互派留学生、互派实习生、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十三五"以来,有334名同学赴国外学习和交流,有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西班牙、加拿大、几内亚、刚果、摩洛哥等国家的82名留学生在我校学习。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52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7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52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4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2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39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39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37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38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生物技术2013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7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7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7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87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浙江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9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浙江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90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浙江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570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2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0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2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6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2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陕西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5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陕西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4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陕西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50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陕西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6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陕西生物技术2013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4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4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42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44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生物技术2013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50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生物技术2016二批理科49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生物技术2015二批理科50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生物技术2014二批理科53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生物技术2012二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庆师范学院报考点公告大庆市报考东北石油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考生(包括东北石油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读应届本科生),须依据东北石油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报考点公告选择相应报考点。

4大庆市报考东北石油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考生包括东北石油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读应届本科生须依据东北石油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报考点公告选择相应报考点5大庆市报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联考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的考生须选择大庆市招生考试院报考点6凡不符合本报考点受理范围的考生因擅自填报误填错填而造成不能网上确认和考试的后果由考生自负7网上报名时考生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和考试科目等重要信息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不论是否已支付报考费所填报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三项内容不能更改如需修改此关键信息的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内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