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3 | (1) | 不限 |
| 能源动力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校本部) | 四年 | 4 | (2) | 物理必选 |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校本部) | 四年 | 7 |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校本部) | 四年 | 5 | (1) | 不限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校本部) | 四年 | 3 |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语文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校本部) | 四年 | 3 | |||||
| 软件工程(校本部) | 四年 | 5 | (2) | 物理必选 |
培养内容: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概论、计算机专业英语、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体系结构设计与模式设计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软件行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领域的项目研发、项目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
专业优势:本专业具有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在经济学院继续攻读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之后可以再攻读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博士研究生,最后进入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也就是说在经济学院可以完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蝶变过程。
课程设置:主要设置了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等系列理论课程;设置了应用经济学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系列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系列课程、统计信息分析等课程;在坚持高水平英语基础上,开出第二外语课程。经过4年本科阶段学习,学生将被打造成带“外”字、适应全球经贸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就业情况:近三年来本专业就业率均保持在100%。本专业本科毕业主要有两个通道,一部分学生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包括到国外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大部分学生进入国际经贸领域,成为外经贸企业骨干。
所属学院:经济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591-22867936 网址:http://jjxy.fjnu.edu.cn/
培养内容:本专业以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为目标。培养既掌握较为扎实的语言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有课堂教学所需的各种技能的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满足教育领域对语文教师的需求,同时可以在新闻出版界、文艺界、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新闻报道、文学创作、文化宣传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专业优势:本专业以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为目标,培养身心健康、文化底蕴醇厚、综合素质优良的卓越人民教师。其课程设置兼顾专业知识学习和工作技能训练,其特色在于所培养的人才,既掌握较为扎实的语言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又有课堂教学所需的各种技能的训练和素质的培养,比如普通话、书法、多媒体课件设计等。同时特别重视教育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模拟应聘、人才推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
课程设置:书法、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学科课程论、教师专业技能等。
就业情况: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满足教育领域对语文教师的需求,每年该专业学生约有50%就业于中小学教育单位,约20%考取研究生,其余分布在新闻出版界、文艺界、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新闻报道、文学创作、文化宣传和科学研究等工作,近三年就业率在94%左右。
所属学院:文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591-83530620 网址:http://wxy.fjnu.edu.cn/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大师巨匠曾在学校任教。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传承创新,学校砥砺出“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校训精神,孕育了“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一大批高级别荣誉称号。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级各类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现有本科专业89个(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专业77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万多人,各类研究生8千多人。校本部拥有1839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3.4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3.62%;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4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7项。26部教材入选国家级重点规划建设教材。先后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一流本科课程53门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项目)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卓越教师教育计划1项,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17个师范专业完成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生物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国家人才培养基地4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各1个。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特等奖、金奖、一等奖,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高峰学科9个、高原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有3个学科进入A类、12个学科进入B类,A类学科数、AB类学科数均位居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A类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45位。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勇攀科学高峰。获批建设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全国仅7个),拥有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之一)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部省级科研平台106个。先后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20多项,其中独立或合作获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近5年来,承担各类国家级课题超500项,其他各类课题37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9项,2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围绕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生动实践,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多途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打造一批富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新型智库,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努力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毗邻台港澳等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台湾50多所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学校现有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学院,6个本科层次、1个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印尼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菲律宾研究中心入选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海外华文教育初具规模、特色彰显,迄今已向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等26个国家派出志愿者共计19批981人(次),与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印尼阿拉扎大学合作创办2所孔子学院、与美国波士顿文艺复兴特许公立学校合作创办孔子课堂,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习近平等中央领导访问印尼期间与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亲切交流。
学校主办多种学术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教育部名栏建设学报、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自然科学版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有纸质图书总量近400万册,电子图书近300万册,在全国高师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尤以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文原版书籍和“五四”前后代表性报刊的收藏享誉海内外。校园网络设备完善、应用广泛,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拥有一批高水平体育场馆,运动设施完备,较好满足各类赛事、训练、健身运动的需求。设有附中、附小、实验幼儿园等附属学校,附中是福建省获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奖最多的学校。
走过114年光荣历程的福建师范大学,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正朝着加快建成富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全国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努力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徜徉百年学府 放飞青春梦想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福建师范大学
单位名称:福建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通讯地址:福建·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
邮 编:350117
咨询电话:0591-22860731、22860873(5—8月正常上班时间开通)
电子邮箱:zszx@fjnu.edu.cn
国家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设立校长特别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采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社会助学等帮扶措施。
学校设有师范类专业奖学金,被录取就读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享受该项奖学金;被录取在含有师范专业的按类招生专业类学生,入学后先不享受师范类专业奖学金,在分选具体专业后,就读师范专业的学生,开始享受该项奖学金,同时按规定一次性补发分选专业之前的该项奖学金。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河南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45000元/年;合作方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单列专业)、日语、地理科学(师范)(5460元/年)、法学、英语(5460元/年;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15分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办学,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合作)、材料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日合作办学,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合作)、学前教育(中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江西省招生专业:翻译(该专业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15分,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统计学、档案学、地理科学(师范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该专业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要求高考语文单科成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英语(师范)(5460元/年;只招英语语种考生,须外语口试合格、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15分)、心理学类(含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工程、日语(须外语口试合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师范)、英语(要求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15分)、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會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语文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经济学(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教育学、图书馆学、旅游管理类(包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法学等6个专业。2022年福建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应用化学、英语(需口试)、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办学)、地理科学(师范类)、地理科学(师范类)、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办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计算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公共管理类(含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日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日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类(含高分子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能源动力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校本部)、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校本部)、国际经济与贸易(校本部)、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语文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