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2017 | 艺术类 | -/265(专科批) | /() |
培养目标
适应数字媒体设计行业的第一线所需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新媒介设计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视频后期制作等基本能力和基础技能;具备较快适应设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专业特色
数码媒体设计专业为我国动漫事业、广播影视业、互联网业培养急需的动画设计、影视广告设计、视频后期制作、网页(网站)设计急需的专业前沿的数字媒体设计人才,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实用新型专业。
专业教师毕业我国知名美术院校、年轻、朝气蓬勃、勇于实践,教学与项目设计经验丰富,师生多次在国内外专业设计竞赛中获得金银铜奖。
主干课程
图形设计、字体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络动画、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数码影像、多媒体光盘设计。
资格证书
商业美工
就业方向
1、在企业设计部门从事相关数码媒体设计与制作工作。
2、在各广告、影视设计公司、电视台从事相关数码媒体设计与制作工作。
3、自己创业,为社会提供设计服务的自由设计师
培养目标:专业构建具备策略思考、创意表现、制作执行能力的数字媒体广告设计与数字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适应数字营销、新媒体互动设计和手机 UE/UI (用户体验/用户界面)设计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设计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网页制作技术(HTML5)、网页设计、交互技术、交互设计、UI设计、 用户体验与服务设计、微电影制作、数字产品策略、互动创意设计、品牌整合设计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多媒体互动设计公司、网络科技公司、网络营销与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主要从事产品经理、交互设计、UI设计、品牌设计、影视制作等设计职位的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艺术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60 |
| 贵州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艺术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5 |
| 广西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艺术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527 |
| 河南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艺术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4 |
| 安徽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艺术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595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管理、省市共建、顺德区政府投资兴建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档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制造业重镇佛山顺德,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顺德广播电视大学和1994年成立的顺德永强成人学院。2002年,广东顺德师范学校和顺德成人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迁入位于德胜东路的新校园。学校按照“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的办学要求,坚持以高等性统领职业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办学,确立“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秉承“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校训。在“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思路指导下,以智慧化、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为重点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2005年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第一批立项建设单位,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2016年成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档建设单位。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等多种荣誉称号。多次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良好,校园占地面积1749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3亿元人民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超过3.66亿元人民币。学校拥有校内实训基地35个,实验实训室240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15个。学校有校外实训基地541个,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个。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高标准的体育馆、田径场、篮球场等各类场馆。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28人,成人教育在校生2781人。现有教职工933人,其中专任教师731人、高级职称263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5人、南粤优秀教师7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5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5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0人。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能源与汽车工程学院、轻化与材料学院、医药卫生学院、设计学院、商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烹饪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外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共有专业55个,其中“双高”高水平专业群2个(制冷与空调技术、家具艺术设计)、国家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制冷与空调技术、家具艺术设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工业设计、烹饪工艺与营养)、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3个(制冷与空调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广东省示范性专业8个(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家具艺术设计、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广东省重点专业4个(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应用英语、工业分析技术)、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2个(园林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省级品牌建设专业16个(制冷与空调技术、家具艺术设计、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社会工作、计算机应用技术、药学、金融管理、展示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校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5项;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共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省级精品课程59门。
学校强化“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教学科研相结合”,建成科研及社会服务平台34个,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7个,高级别平台数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科研经费投入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三,获得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18项,横向科研到账经费累计5314万元,省部级以上科研奖7项,专利授权623件(其中:发明148件、实用新型359件、外观设计116件),软件著作权登记41件。成功转让78件(其中发明40件、实用新型29件、软件著作权9件,合计转让金额312万)。
我校学生荣获德国红点奖等国际性技能大赛奖项20个,各级各类全国性专业技能竞赛一等奖196个、二等奖324个、三等奖315个,总成绩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连续多年普通高考录取分数高出全省二本院校,我校在顺德区以外录取的新生,高考成绩100%高于全省二本分数线,顺德区内考生分数线也接近全省二本分数线。学校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高于98%。2014年,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学校国际化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统筹整合国内国外两类办学资源,积极探索通过高层次国际合作、推动学校高水平发展、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马来西亚UCSI大学合作共建的马来西亚UCSI大学顺峰烹饪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烹饪学院,开创了中国烹饪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先河。与世界酒店管理知名学府——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合作,联合培养高水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2017年,国务院侨办批准在我校设立“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国内仅有3家),为我校烹饪专业教学及中国烹饪学院建设赢来了更大国际化发展空间和机遇。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共建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以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带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形成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佛山地区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产业、工厂自动化与智慧工厂等产业优化升级。与广东中辰钢构有限公司在肯尼亚共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中辰涂料研究院”,开发适用于非洲环境的系列涂料产品、建立卢旺达涂料产品系列标准。与美的集团合作,共建“美的售后维修人员培训中心”,开发出7种实训操作台(获发明专利4件),为美的公司培训海外技术员工2000多人,辐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中国企业优质产能走出国门。学校通过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支撑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形成了“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教学科研相结合”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机制,实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立足地方、服务国家、放眼世界,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院校为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成为推动区域产业高端化和优质产能走出去的有力支撑者,成为职业教育中国发展模式和现代化职业院校的典型代表,成为颇具影响的中国特色职教文化的传播者、推广者。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0.6.20)
对享受加分政策考生的处理方法:承认符合教育部和各省(区、市)规定加分条件的考生的投档成绩。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33年,是省属唯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学校前身是“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有88年职业教育历史,1959-1963年和1978-1983年两段时期,曾开办本科职业教育。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服务轻工业转型升级,秉承“德能兼备,学以成之”的校训和“自强、敬业、求实、创新”的广轻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遍布五洲30多个国家。
--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现有广州新港校区、广州琶洲校区、南海校区北区、南海校区南区和清远校区(筹建中)五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522亩,校舍建筑面积69.3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46.97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181.44万册,电子图书179.5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98亿元。教学区、办公区及学生宿舍等区域实现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1000余人;珠江学者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2人,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1人,中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1象2人,南粤优秀教师20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教学名师、专业领军人才等名师专家100余人。建立了一个由企业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高级经理人等组成的优质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与专业专任教师数之比达到1:1。学校在广东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考核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教学成果丰硕
学校设有机电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轻化工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生态环境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贸学院、管理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建有工业机器人协同教学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工科协同教学中心、应用外语协同教学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4个协同教学中心,现有13个专业群、69个招生专业。
学校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2个,建成国家级示范专业4个、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1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1个、IEET认证专业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18个、省一流高职建设高水平建设专业9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6个。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开放课程共88门,其中省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2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
学校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0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行业教指会特等奖3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0项。
--人才培养质量高
学校全面实施“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协同育人模式,开展了“3+2”中高衔接、“2+2”和“4+0”高本联培、“3+2”高本衔接、本科插班生(两年制)、工程硕士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培养,搭建起“中-高-本-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现有联培本科专业13个。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立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4个。
学校录取人数和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茅,文理类、艺术类高考录取分数线均高于本科省控线。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母校满意度和薪资水平高于全国示范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初次就业率高于98%,用人单位满意度99%以上。
近三年来,学校学生共获得各类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500多个、省部级奖项1000余个,获奖数量与质量节节攀升。
--社会服务能力强
学校不断完善政校行企协同促进产教科融合的长效机制,建成4个产教科联合中心,搭建了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广东轻工职教集团、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南海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联盟、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教联盟、粤港澳数字创意产教联盟、粤港澳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广东酒店职业教育联盟、全国精准营养食品与果蔬加工产教联盟、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等产学研创新、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围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打造“一群一院一联盟”,与华为等世界500强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华为ICT学院、天意数码产业学院、瀚蓝环境学院、雷诺钟表学院、广轻-顺德珠宝产业学院等12个产业学院,实现校企精准对接,产教深度融合,精准育人。
近五年,学校获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省级80项;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15项;面向企业开展科技攻关项目300余项。申报专利近776项,授权近497项。
学校实施“高水平社会培训服务能力建设计划”及“智慧型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打造优质高效社会服务品牌,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赋能。依托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优质省级基地”及教育部智能制造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东轻工培训中心、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中国家具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职业技能考培基地等国家级和省级职业培训平台,设立专业性及专门性职业培训机构、社区与乡村振兴教育基地等30多个,面向社会、社区和行业、企业及社会急需、产业前沿、特殊人群,积极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服务,年培训量超15万人天;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及自学考试本科学历教育,在深圳、佛山、珠海、江门、肇庆、韶关、茂名等地设立18个校外教学点,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在读人数超3000人。
--国际化办学水平高
学校坚持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战略,先后与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英国瑞特大学、法国巴黎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马来西亚DRB-HICOM汽车大学等20多所国外院校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创办了国际商务财务管理、食品营养与检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酒店管理、产品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四个专业的国际学生三年制学历教育。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卡塔尔、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建立了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学生海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构建了轻工职教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平台新格局,致力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双向交流的典范。
2016年以来,学校招收来自四大洲40多个国家的非学历教育的短期语言生641人。
2017年,学校牵头组建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输出广轻职教模式,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国际化办学呈现新气象。学校2018、2019、2020连续三年被评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单位。
--办学成效明显
学校2006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被列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2016年学校被列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学校被列为广东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30强)。
学校获立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并先后获得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服务贡献50强(连续两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影响力排行榜30强、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高职)20强、全国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创新优秀示范案例50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第9名。
学校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为抓手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领先全国;以多功能文化食堂、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等创新性后勤改革领先全国;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及绩效工资改革成为全省标杆。学校是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中央电教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职业院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思政研究会高职高专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会长单位)、全国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会长单位、我国“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联合行动”牵头单位和秘书处单位、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一校一品”示范单位、全国社会实践工作优秀单位、中国职教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研究院所在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执行会长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示范校单位、广东省文明校园创建先进单位、广东省集团化办学单位、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2021年11月
(一)专业考试科目:《设计基础》。
(二)专业考试报名方式、时间、地点及要求。
2022年采取预报名和现场正式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预报名日期:2022年3月1日至3月30日(周日除外)。登录汕头大学招生信息网,下载附件《汕头大学2022年设计学类本科专业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专业考试报名表》,正确填写表中有关内容之后将电子表格发送至邮箱:o_zsb@stu.edu.cn。
2.现场正式确认时间:2022年5月6日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地点: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3号汕头大学招生就业处(行政中心223)。
3.报名要求:现场正式确认时,考生需备齐、交验以下材料的原件、复印件:
⑴填妥的报名登记表1份;
⑵相关身份证件正本及影印本1份:身份证、通行证、居住证、护照等;
⑶学习证明材料正本及影印本1份:高中各学年学业成绩、获奖经历、个人经历等;
⑷彩色近照2张(一寸正面半身免冠)。
4.考试时间和地点:2022年5月7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地点: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5.专业考试费用全免。
具备《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规定的报名资格且身体健康、非色盲者。
汕头大学
学校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3号
邮政编码:515063
网址:http://www.stu.edu.cn
联系单位:招生就业处
招生信息网:http://zs.stu.edu.cn
咨询电话:0754-86503666
图文传真:0754-82510510
E-Mail:o_zsb@stu.edu.cn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网址:http://www.ckad.stu.edu.cn
咨询电话:0754-86502845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和室内艺术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媒体技术和室内艺术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和室内艺术设计就业前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和室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影视多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影视多媒体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就业前景和影视多媒体技术就业前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介绍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和产品艺术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媒体技术和产品艺术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和产品艺术设计就业前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和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和产品艺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和艺术设计就业前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和艺术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这二个专业,希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和环境艺术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媒体技术和环境艺术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和环境艺术设计就业前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和环境艺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和数字媒体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质量与安全(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和数字媒体艺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就业前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100001.2020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计划类型:全省计划)(住宿费:1300元/学年)(外语语种:不限)(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在第一学年南海校区北区,第三学年广州新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100001.2020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计划类型:全省计划)(住宿费:1300元/学年)(外语语种:不限)(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在第一学年南海校区北区,第三学年广州新港校区)学费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广东省排名第1。广东省开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广东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录取分数为河南艺术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64,最低位次是-、安徽艺术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5,最低位次是-、广东艺术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0,最低位次是17680、广西艺术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7,最低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