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赣南医学院和江西中医药大学哪个药学专业好(药学专业江中医和赣医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31 21:10:35 解决时间:2022-12-16 10:16

满意答案

赣南医学院和江西中医药大学哪个药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赣南医学院和江西中医药大学各排行榜,药学专业的分数线,药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江西中医药大学与赣南医学院药学专业分数对比(江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江西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赣南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药学2021理科 -/518(本科一批)-/496(本科二批)
药学2020理科 -/535(本科一批)-/520(本科二批)
药学2019理科 -/522(本科一批)-/513(本科二批)
药学2019理科 -/262(专科批)-/513(本科二批)
药学2018理科 -/504(本科二批)-/513(本科二批)
药学(医药营销)2018理科 -/497(本科二批)-/513(本科二批)
药学(医药营销)2017理科 -/471(本科二批)-/485(本科二批)
药学2017理科 -/414(专科批)-/485(本科二批)
药学类 药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药学

报考科类:理科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惟学、惟人、求强、求精”校训精神,坚持并践行“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的育人理念,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原料及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的药学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中医药学相关理论和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和药学专业相关技能的训练;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方面能力,以及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

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

2.具备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原料及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生产、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

4.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医学基础

核心课程: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药学、药事管理、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专业特色: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全国开办较早的药学专业之一。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支撑学科,2016年本专业获批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药学专业认证”, 2018年本专业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全省第一,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本专业师资和办学条件优越。具有优秀师资和丰富的实践教学实验室以及药学科学研究条件。依托学校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国家级和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和研究平台开展教学和科研。校外实践基地分布在全国各地,涵盖新药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

本专业产学研特色鲜明,与江中集团、汇仁、济民可信、天齐堂、贵州益佰等大型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研发出了大量的相关产品。并与医药企业联合办班,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时间接受相关培训、实习,大大强化和提高了学生的药学实验实践能力和实践效果。

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原料及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生产、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西药学(5220元)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8
中药学512
宁夏药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59
中药学457
青海中药学理科本科一段普通类348
甘肃药学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497
中药学491
陕西药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6
中药学433
云南中药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2
药学541
贵州中药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73
药学本科二批450
四川中药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2
药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本科二批520
重庆中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9
药学567
海南药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97
中药学587
广西中药学(522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0
药学(5220元/年)本科二批489
广东中药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1
药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江西省南昌市)539
湖南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4
中药学541
河南药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3
中药学561
山东药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40
中药学529
福建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2
中药学518
安徽药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3
中药学479
浙江中药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82
药学577
江苏中药学(在湾里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6
药学(在湾里校区学习)522
上海药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54
中药学452
黑龙江药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76
中药学471
吉林药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54
中药学450
辽宁中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7
内蒙古中药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85
药学462
河北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9
中药学517
天津中药学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72
药学555
北京药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01
中药学488
药学类 药学
赣南医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

赣南医学院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西药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6
中药学492
新疆中药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95
药学393
甘肃药学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28
中药学424
陕西药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6
四川药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簇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黄金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8
广东药学(非定向)(办学地点:黄金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2
浙江药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7
江苏药学(在黄金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0
黑龙江中药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84
江西中医药大学
216
校友会(综合)
311
武书连
39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坚持“为国家改革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以“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单位等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50强高校”和“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设有教育教学机构17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81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4.13%,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85.1%,博士研究生导师195人。

现设有本科专业29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艺、教育等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3个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硕士招生专业40个。拥有江西省一流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全国唯一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试点单位。是全国唯一的中医专硕规培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蒙药丸剂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省部级科研平台57个,其中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学校以独立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中,“双惟实践育人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该奖项江西省零的突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其中,“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江西医学领域空白;“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江西药类该奖项零的突破。研发“白头翁皂苷提取物和白头翁皂苷提取物注射液”获批为国家二类新兽药,是实行新兽药分类注册管理以来,全国第五、第六个获注册批准的二类中药新兽药,标志着江西兽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5年,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逾600项,年均科研经费近6000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1项。

2020年9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标志着我校以中药学学科为主体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已迈入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2021年,学校在校友会全国高校排名212名,比2020年提升43位;在全国中医药院校排名第8位,比2020年提升3位。学校的23个专业上榜全国软科专业排名前50%,其中中药学专业评级为A。2022年,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分别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第二轮),分别获批高峰优势、高峰特色和潜力发展学科(第二轮),获得3.5亿元建设经费支持。

学校倡导并践行“赢在终点”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先后开展了科研实践班、双惟实践班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创办岐黄国医书院,开启“书院式”培养中医临床高层次人才的新模式。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专业认证。在第五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均夺得金奖,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2项,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考研升学率一直名列江西省本科院校前列,多次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中药炮制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中药制剂创新团队入选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和科技部“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学校研发的中药制药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被100多家企业采用。原始创新成果——“热敏灸”理论和技术,揭示了针刺穴位和灸疗穴位的差异,开创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开创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中药炮制学获批首批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

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江西省肛肠医院)是江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的龙头和中心医院,是全省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医教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大型综合中医医院,也是江西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年服务量达百万人次,开放病床1738张。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等数十项荣誉称号,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江西省中医医疗联合会理事长单位。由附属医院牵头推进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中心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江西医院已正式揭牌运行,并不断取得新进展,正全力打造引领江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样板、新高地、新名片。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被获批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拥有编制床位400多张。学校创办了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江西热敏灸医院,组建了江西省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在全球已有69家分院。与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在抗疫期间,牵头制定了江西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建立了除湖北武汉以外首个中西医结合定点救治医院,组织中医药专家援助乌兹别克斯坦抗疫,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

学校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鲜明,创建并发展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中(制药)集团。累计为全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近300项,研发中药及相关产品70余个,先后有16个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颁发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热敏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助力我省推进百亿级热敏灸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湾里核心区建设。学校扎实推进科创城建设,积极推动中医药装备国家创新中心、热敏灸、香疗、食疗等技术和产业落户赣江新区,持续推进联合创建国家中药产业创新中心,致力于将中医药科创城打造成为江西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协助我省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在韩国建设了世明大学孔子学院。创办中国首家为外国政要提供中医药体验服务的高端平台——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与中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中集团共同创立中国首家“国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南昌)试验区”。牵头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相继在葡萄牙、瑞典、瑞士、突尼斯、加拿大等国开办中医中心或热敏灸分院。在葡萄牙、瑞典和突尼斯等国建立了中医中心,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中外高校组建了“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学校深入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深化团结协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优势,圆满做好了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的协办事项,为大会增添了亮丽的“江中颜色”,得到国内外嘉宾的好评称赞。

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中医药名校!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学校文理兼收,各专业男女比例不限;健康状况要符合《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我校对投档考生原则上按专业志愿、考分高低、综合素质择优录取;对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没有要求,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外语语种要求:英语,学校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外语课程为英语;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原则上要求招收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90分(满分为150分)。

我校2016年面向江西省招收中医学(免费医学定向)专业学生50名(理科),定向生参加全国高校统一入学考试,与非定向招生同时录取。按往年有关规定,培养院校定向招生计划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的,可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由省教育考试院补充投档,培养院校根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已被录取的定向考生不再退档(今年对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录取政策,以上级主管部门最新文件为准)。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学校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专业招生对象为艺术类文科生(对江苏省招收艺术类考生,文理不限)。该专业录取原则为:专业校考(或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当地省份规定的艺术类普通本科批次(或相应批次)文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校考(或统考)成绩分省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在招生计划最后一名录取时,如出现专业分数相同,则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对黑龙江省、河南省、浙江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生,专业成绩采用我校校考成绩,须取得我校专业校考合格证;对福建省、广东省考生,执行当地招生主管部门规定,专业成绩采用考生在当地的音乐专业统考成绩,须取得所在省份的音乐专业统考合格证。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我院对往届生无特殊录取政策。
困难生资助办法
1、贷学金:

 

    学生按国家有关政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额度约6000元/(年)。

 

2、特困生补助金:

 

    定期补助和临时补助相结合,学院资助与社会各界资助相结合,学生甲等补助金为800元/人,乙等补助金为500元/人(每学期评选一次)。

 

3、勤工助学金:

 

    学院拨专款设立勤工助学金,学生在校内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由学院每月发勤工助学金80—260元。同时注重开拓校外勤工助学渠道。

 

4、减免

 

    二年级以上学生分全免、半免两种,减免面为学生总数的6%。
赣南医学院
427
校友会(综合)
506
武书连
67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赣南医学院位于著名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州市内,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58年设置专科建制的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8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赣南医学院,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起与苏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占地总面积1873亩,设黄金、章贡2个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37.5万册,电子藏书230.62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2935人。专任教师85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54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7人,二级教授8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省双千计划、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省青年井冈学者、省主要学科带头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省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项目人选5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9人。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团队5个。学校现有兼职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572人。

学校注重内涵提升,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理学、工学三大学科门类为主,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医管、医法等学科交叉融合,办学特色和优势较为突出的江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现有本科专业30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临床医学和麻醉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临床医学、护理学),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8个(临床医学、应用心理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预防医学),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4个(公共事业管理、护理、预防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有江西省一流学科2个(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临床医学、护理、公共卫生、应用心理、生物与医药);有教育部、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部级项目2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有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省一流本科课程、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省部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30项,有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和案例建设项目8项。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有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有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史与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江西省脑血管药理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医用组织工程材料与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17个;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家中医药资源研究分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赣南分中心各1个;与章贡区政府及国内外高层次专家团队共建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市级科研平台27个。直属附属医院3所(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首批74家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之一),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学校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全国首批第13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延长期认证,有效期延长至9年。截至2020年,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15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学校为区域卫生与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流行特征、诊疗新技术、急救与术后管理、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新靶标,干细胞研究与临床转化,肠道炎症和癌症及代谢性疾病的免疫学机制,分子病理检测技术,血管瘤及脉管畸形诊疗技术,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医药大数据,精准医学研究,老年医学与老年康复学,骨与关节退化性疾病,稀土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油茶医药保健及功能产品开发,赣南特色中草药的研究与开发,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史与健康中国战略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优势,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论文在国际顶尖刊物《Cell》《European Urology》《Hepat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近年来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70余项。有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科学委员会科技进步奖1项,省自然科学奖13项,省科技进步奖14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省创新争先奖1项;授权专利191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69项。迄今,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级卫生健康人才9万余人,成为百姓的健康守护人,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初,积极响应号召,学校3个附属医院先后分6批次选派115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随州抗击疫情一线,为全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学校是“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成立理事单位,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多渠道、多途径培育和开展教育合作项目,积极开展了学分互认、学生交流、出国实习、出国访学等各类师生海外交流项目。深化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的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关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为美国林肯纪念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学校在美国林肯纪念大学建立了师生培训基地,与德国心脏中心(柏林)互为协作单位。2005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毕业生中85%左右获得所在国执业资格,培养质量得到生源国的好评。2021年,学校培养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参加该国执业医师资格第一阶段考试通过率达100%,远超该国海外毕业生33.08%的总体通过率。2007年开始向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派遣留学生和毕业生。主办了中德医院管理论坛、国际血管瘤论坛、梅奥医院管理论坛等项目。积极参与对外医疗援助工作,先后有7名医生赴突尼斯、乍得等非洲国家开展国际医疗援助,促进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迈入新时代,学校将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科学求是”的办学传统,恪守“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精神,着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提升、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校园环境改善”五大工程,为造就德技双馨的良才,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不懈奋斗!


加分政策

对按照生源地所在省招考主管部门规定可计入成绩总分的加分,录取时予以认可。


根据2021年江西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8,赣南医学院药学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6,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1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赣南医学院物联网工程和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赣南医学院物联网工程和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联网工程和药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和药学就业前景,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和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联网工程和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物联网工程和药学录取

  • 我要读技校

    赣南医学院应用心理学和中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赣南医学院应用心理学和中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中药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中药学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中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中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心理学

  • 中专学校

    赣南医学院应用心理学和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赣南医学院应用心理学和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药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药学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心理学和药学录取

  • 中专学校

    赣南医学院生物信息学和中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赣南医学院生物信息学和中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信息学和中药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信息学就业前景和中药学就业前景,生物信息学专业介绍和中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信息学和中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信息学

  • 中专学校

    赣南医学院生物信息学和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赣南医学院生物信息学和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信息学和药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信息学就业前景和药学就业前景,生物信息学专业介绍和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信息学和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信息学和药学录取

  • 中专学校

    赣南医学院生物技术和中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赣南医学院生物技术和中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中药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中药学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中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中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技术和中药学录取

  • 中专学校

    赣南医学院生物技术和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赣南医学院生物技术和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药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药学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技术和药学录取分数线(江西

  • 中专学校

    赣南医学院法学和中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赣南医学院法学和中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中药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中药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中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中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中药学录取分数线(江西)文科年份法

  • 中专学校

    赣南医学院法学和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赣南医学院法学和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药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药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药学录取分数线(江西)文科年份法学药学---

  • 我要读技校

    2016年赣南医学院中药学专业在江西录取分数线

    10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赣南医学院江西中药学2016二批理科51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赣南医学院江西中药学2016二批理科512赣南医学院江西中药学2014二批理科503赣南医学院江西中药学2013二批理科486赣南医学院江西中药学2012二批理科513赣南医学院江西中药学20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