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长沙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湖南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地理信息科学 | 2021 | 物理类 | -/569(本科批) | -/563(本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广西 | 地理信息科学(45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3 |
| 广东 | 地理信息科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6 |
| 河南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 山东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57 |
| 安徽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 河北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历史类 | 560 | ||||
| 556 | |||||
| 重庆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 历史类 | 564 | ||||
| 广西 | 地理信息科学(5900元/年)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8 |
| 广东 | 地理信息科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湖南省湘潭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 |
| 历史类 | 554 | ||||
| 江西 | 地理信息科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福建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历史类 | 562 | ||||
| 安徽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 浙江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89 |
| 江苏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4 |
| 历史类 | 535 | ||||
| 上海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3 |
| 黑龙江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71 |
| 吉林 | 地理信息科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3 |
| 内蒙古 | 地理信息科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2 |
| 河北 | 地理信息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 历史类 | 563 | ||||
| 天津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55 |
| 北京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1 |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设有22个教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1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6500余人。自建校以来,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0余万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多年连续保持全省高校前列。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300余人,副高职称6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3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0余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和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芙蓉学者”等省部级人才400余人。
学校现有8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个。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1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1门,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12个,省级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平台59个。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学校。近五年,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8余项;学生获得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80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2000余项。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22位。
学校拥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养)学科6个,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具有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
学校拥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标志性科研成果。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自然科学科研平台46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2个。近五年,学校主持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46项;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98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8项,职务发明专利1260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共建了3所孔子学院,近年来共派出1000余名在籍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现有来自63个国家的5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
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传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坚持育人为本、人才集聚、交叉创新、服务融合、文化引领,着力打造特色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湖南科技创新重要源头、文创和湖湘文化国际传播前沿阵地,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培养“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实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决胜建成“百强”大学,向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迈进。
长沙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2段960号 邮编:410114
咨询热线:0731-85834715
本科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csust.edu.cn
微信公众号:cslgygzs
电子邮箱: cslgzb@csust.edu.cn
湖南科技大学肇始于解放前夕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3004.67亩,建筑面积116.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1亿元,纸质、电子文献总量640余万册。设有20个教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潇湘学院(独立学院),98个本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硕师计划”推免资格。拥有3个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特色专业,3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2546人,其中专任教师1638人、正高职称336人、博士学位教师1056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最美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1人次。
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867人、在校研究生4897人,另有潇湘学院(独立学院)学生5781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7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10门省级一流课程,74门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1项。
学校有38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社科类研究基地。“十二五”以来,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近800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517项,推广新技术136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学校领衔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记录,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爱尔兰、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台湾、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招收2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及台湾地区交流生来校学习。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校训精神,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力实施“353”战略,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艺术类专业录取条件: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生源省份艺术类专业联考且成绩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同批次艺术类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
湖南省考生按照综合成绩(高考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30%+专业统考成绩×70%,最终结果保留1位小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录取;
其它省份,在投档考生范围内,按专业成绩占60%,文化成绩占40%计算百分制综合分(计算公式:专业成绩/专业满分*6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40)进行排名录取。
原则上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有关加分投档的政策和做法。对于享受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种增加分数投档优惠政策的考生,在文化成绩相同的条件下优先录取。

湖南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湖南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科技大学小学教育(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教育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学(师范

湖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地

湖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地理

湖南科技大学金融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科技大学经济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