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5 | 0 |
| 文科 | 332 | 0 | ||||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0 | 0 | |
| 文科 | 178 | 0 | ||||
| 2019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5 | 185085 | |
| 文科 | 172 | 155481 | ||||
| 2017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14 | 34217 |
(1)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制造的加工工艺,能从事普通机床操作、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机电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机电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以及机电设备的维修、安装、操作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就业方向:机械、电子制造行业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编程、维修、运行与管理、售后服务等相关岗位。抚州市国家高新开发区企业储备干部。
(3)专业特色:机电一体化专业依托抚州市国家高新开发区高新企业为实训平台,打造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子,近在咫尺的园区企业为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工程师到校讲学提供了便利。
(4)招生对象:男身高1.65米以上,女身高1.55米以上, 无精神病史、无明显疤痕、无色盲、无纹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5 |
| 文科 | 332 |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8 |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8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9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一所集理工、经贸、旅游、艺术为一体、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第三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国家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江西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园等荣誉,并先后在全国、省各项职业能力大赛、大学生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荣获团体一等奖20次、个人一等奖38人次。
学院坐落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临路新东城教育园区内,距省会南昌市100公里。学院占地面积941亩,建筑面积26万㎡, 现有在校学生11000余人,教职工508人,其中专任教师40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97人,其中正教授2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43人。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分院、艺术分院、学前教育分院、经济管理分院、旅游分院、信息工程分院、汽车工程分院、继续教育分院等8个二级分院,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机器人、3D打印、航空铁路乘务、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智能化工程、学前教育等26个专业。拥有培训中心、学术报告厅、演奏厅、艺术中心、非遗大师工作室、建筑智能化实训中心、现代服务综合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中心、汽车综合实训中心、茶艺实训室等各类专业教学实训、实验场所共42个。
学院秉承“砥砺精业品质,培育大国工匠”的办学理念、“明德尚能、笃实创新”的校训以及“立足高新区,服务抚州市”的办学定位,紧密对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术科研等领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实行政校企合作、定单培养办学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在本市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建立实习就业基地50余个。同时,学院不断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在校内建立了抚州市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与黎川油画产业基地通力合作,并在资溪县建立了写生采风基地,与市文旅局、文昌里等合作,开设导游班。 悠悠抚河,才子之乡。植根于这方圣土的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向着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高等院校目标迈进。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杭州市人民与万向集团政府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公益非营利办学,系浙江省文明单位,学院成立于2000年,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50年成立的浙江省杭州农业学校,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学院坐落于杭州市重点打造的西湖区西溪谷之中,毗邻西湖,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咫尺之遥,有西溪路、花蒋路、老东岳3个校区,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6600余人,教职工约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具有高级职称58人,占30.5%;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48人,占76.68%;“双师素质”教师157人,占专任教师 81.35%。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2名,省教坛新秀5名,市优秀创新团队2个,市优秀教师14名。
学院构建“服务新智造,赋能康养旅”专业格局,设有智能技术、康养旅游、设计创意和数字贸易4大专业群。实施专业品牌工程,专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擦亮国际化教育、全人教育、美好教育和“三创”教育四张“金名片”。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
学校类别 |
综合类 |
英文名 |
HANGZHOU WANXIANG POLYTECHNIC |
学校特色 |
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
创办时间 |
1950年 |
主管部门 |
杭州市教育局 |
办学性质 |
民办高校 |
办学地址 |
杭州市西湖区花蒋路3号 |
二、师资力量
共有教职工约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具有高级职称58人,占30.05%;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48人,占76.68%;“双师素质”教师157人,占专任教师 81.35%。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2名,省教坛新秀5名,市优秀创新团队2个,市优秀教师14名。
三、四大专业群介绍
学院围绕“服务新智造,赋能康养旅”的专业定位,重点打造培养应用智能网联、人工智能新技术运用到智能制造、交通运输管理和车辆制造高素质人才的智能技术专业群;培养服务于大健康、大旅游产业的康养旅游专业群;培养契合打造杭州时尚之都、品质之城的国际化战略,服务并引领时尚与创业产业链发展的设计创意专业群;培养服务国际化,具有创造性运用数字能力,复合型、外向型的国际新型商务人才的数字贸易专业群等四大专业群,共设置有21个高职专业(含专业方向)。
(一) 智能技术专业群
立足杭州,面向长三角,为先进制造(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交通行业培养具有智能设计、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维保及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行“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构建“项目引领、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开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该专业群由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大数据技术专业和信息与数学教研室组成。
1.机电一体化技术
理念与定位:秉持“服务新制造”建设理念,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专业,实行订单培养、“教、学、做”全程顶岗实训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制造企业,培养能适应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维保需求,能够从事机电设备修理与维护、智能制造单元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理念与定位:紧跟现代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浙江省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与杭州市地铁、温州地铁紧密合作,实施“岗位导向、学练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智能控制知识,具备运营管理核心能力,深谙人与人、人与自然充分融合的“和合的人”,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车组织、票务组织、客运服务、车站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新能源汽车技术
理念与定位:精准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环保和创新意识,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新能源汽车制造、检测及传统汽车维修等核心能力,面向汽车制造、修理与维护等行业的整车制造、维修等职业岗位群,能够从事汽车质量与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返修、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顾问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培育工匠精神、“技能达人”目标,探索基于校企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育人模式。
4. 大数据技术
理念与定位: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技能达人”为培养目标,政企校行四方联动,以真实数据、真实环境、真实项目引领学生从单项、综合到实战技能三层递进的“三实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掌握大数据相关技术、能从事大数据运维、大数据分析等职业岗位群高技术技能人才。
(二) 康养旅游专业群
响应浙江省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和杭州市生活品质之都建设的号召,着力培养服务于大健康、大旅游产业,在康(健康营养膳食、康复护理)、养(养生、养老)、游(酒店、旅游)等多个方面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茶艺、香艺等“新六艺”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改革,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019年康养游专业群获杭州市属高校新型专业群建设项目,2020年获《杭州市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领跑社区(企业、学校)》项目。该专业群由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和新六艺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组成。
1.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理念与定位:构建以X证书为关键要素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产教协同、全人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健康制造业,聚焦“康养游”,面向食品技术员、检验员、食安监管员、健康管理师等职业岗位群,培养具备食品生产、检验、食安管理与监督、营养与健康咨询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新劳动教育和培育“劳动达人”上走在前列。
2.护理
理念与定位:服务于大健康产业,面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等职业岗位(群),以护理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实行理论知识、技能创新与素质相融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本化”为理念,打造“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劳动达人”。
3.康复工程技术
理念与定位:基于全人发展的理念,着力培养服务于大健康产业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劳动达人”培养为目标,对接康复保健,面向医药卫生、医疗器械等职业岗位群,培养从事康复、健康保健、残疾人保障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4.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理念与定位:从“大旅游、大健康”产业出发,以杭州市康养游新型专业群为平台,以数智化提升专业,以“人本化”理念培养“劳动达人”为目标,形成了全程顶岗实习 “领班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产学研结合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模式”,致力培养具有高水平运作能力的国际酒店高级管理经营人才。
5.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理念与定位:立足老年服务与管理产业链,服务长三角,引领大健康、大旅游、大养生产业链,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为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培养专业人才。强调学生人本化理念培养,实行校企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劳动达人”培养为目标,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端养老、养生经营与服务人才,以及医养结合机构的基层管理者、健康管理者。
6.环境监测技术
理念与定位:服务于环境保护、大健康产业链,在生态+环保的源头进行监测评价,保障绿色的生态环境;从健康+养生的末端进行治理,维护我们的健康环境。专业以“数智教学”、“理实一体”提升专业,实行产教整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专业面向环境健康与监测评价,服务浙江省第三方监测公司、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和排污企业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运维和环境管理岗位,培养具有样品采集、环境检测、数据处理、分析评价、污染治理与运行管理等技术与技能的人才,形成了“服务健康,工学交替,课证融通,双轨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 创意设计专业群
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之要求,契合浙江省重点扶持发展时尚产业及杭州打造国际时尚之都定位的需要,立足杭州、面向长三角,旨在培养以文化传承、时尚创新、智造引领为内涵的有创意、善设计、会创业、懂经营、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开展工匠精神、创客精神培育。该专业群由服装设计与工艺、工业设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文与艺术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组成。
1.服装设计与工艺
理念与定位:以重振“东方范式之美”,铸就“中国智造之魂”为己任,服务长三角时尚产业数智化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秉承“激发创意、善于创造、培育创客”,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创造达人”培养理念,通过“岗课赛研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文化传承、时尚创新、数智引领为内涵、有创意、善设计、会技术、懂经营的时尚创客人才。
2.工业设计
理念与定位:基于中国制造2025背景,服务浙江区域智能制造型企业,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之要求,实施“理论—实训—创新中心(工作室)—企业”四段进阶式培养,推行“学、研、赛、证、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产品创新设计、落地支持和品牌设计的核心能力,有创意、善设计、会创业、懂经营、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造、创客达人”。
3.工商企业管理
理念与定位:基于浙江省双循环经济背景,结合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培养适应新时代、新产业、新业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之要求,以服务“新智造”、 培养会创业、懂经营、具有国际视野的创业者或职业经理人等“创业达人”。实施全程岗位实习、推行“学、研、赛、创”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 数字贸易专业群
立足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城目标,以“数字引领、商务主导、外语助力”为导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拥有浙江省特色专业1个、浙江省重点示范实训基地2个,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其中毕业生自主创业率高达19%。该专业群由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教研室组成。
1.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念与定位:以“数字化商务运营为核心引领、数字化服务协同发展”的建设思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上海中国进口博览会对新型外贸人才的需要,构建出口业务和进口业务并重的课程体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平台,形成了“产赛引领、德技融合、专创融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培养“通外贸、精核算、能运营、擅创业”的新型国际贸易人才。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研究中心”,在国际化教育与“英语达人”培育上走在前列。
2.跨境电子商务
理念与定位:以“数字引领、商务主导、外语助力”为导向,服务杭州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人才需要,依托“数字贸易产业学院”、数字贸易职业教育联盟,构建“产业学院+联盟+教学公司”产教融合的新生态平台。通过教学型公司、订单班、双创班等多元化载体与方式,培养国际化的“数字化运营+数字化服务”的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国际化教育与英语达人培育上走在前列。
3.大数据与会计
理念与定位:服务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及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城,形成了“数智引领,校企协同,产赛驱动,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养服务于长三角地区“懂技术、精核算、能运营、善管理”的会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4.商务英语
理念与定位:服务杭州市打造数字自由贸易的全球枢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需要,培养具备数字经济思维、国际商务背景和较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四、办学成效
(一)就业
在2014年启动的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学院连续4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位胜任度及创业前景、对母校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五个维度的综合评价在浙江省民办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
(二)学科竞赛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拥有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市级精品课程20门;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10部;省级教改项目34项。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学院为学生搭建了彰显才华的有效平台,学生在科技创新、文体竞赛、技能展示等活动中多次获奖,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强劲的实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共获省级以上奖励36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3项,省级一等奖以上28项。2019年和2020年,我院在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学质量年度考核中均被评为“B”等级,连续两年进入全省高职院校第二方阵。
五、学校荣誉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秉承“明德、慎思、崇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学院先后荣获“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职业技术教育十佳学校”等荣誉。是浙江省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群列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自教育部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价组织授予 “全国创新示范院校” “优秀教学院校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试点院校”等荣誉。
学院专业设置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并开设了一系列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沟通技巧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文化、语言课程及各种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个人素质,使我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通过国内专业评估机构麦可思的评估,我院就业率连续5年来均保持在98%以上,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84%,就业稳定性及薪酬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有137人参加专升本,69人上线。
就业率连续6年来保持在98%以上
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84%
就业稳定性及薪酬等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3年专升本录取人数达66人
学院位于杭州市区著名风景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南,西溪路896号。
到学院的坐车路线有:
★ 城站火车站乘900路到古荡,换306或346路至金鱼井或乘49路到汽车西站,换乘K853或B支2路至金鱼井。
★ 杭州火车南站(萧山站)乘300路到城站火车站,换900路到古荡,换306或346路至金鱼井或乘49路到汽车西站,换乘K853或B支2路至金鱼井。
★ 杭州火车南站(萧山站)乘301路到武林小广场,换乘213路至金鱼井。
★ 九堡客运中心乘B4区间或专线车到汽车西站,换乘K853或 B支2路至金鱼井。
★ 汽车北站乘526/ K526路到汽车西站,换乘K853路至金鱼井或乘15/K15路到古荡,换306或346路至金鱼井。
★ 汽车南站乘到汽车西站的直达中巴至汽车西站,换乘K853路或 B支2路至金鱼井。
★ 汽车西站乘K853或B支2路至金鱼井。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21分(理科)。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80分(物理类)。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01分(理科)。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93分(理科)。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方向)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18分(理科)。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50分(理科)。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88分(综合)。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二段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62分(理科)。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录取分数为山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62,最低位次是93401、山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60,最低位次是93403、浙江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8,最低位次是230892、浙江综合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浙江、河南等2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浙江普通类平行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