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佳木斯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哪个建筑学专业好(建筑学专业黑科技和佳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21:58:16 解决时间:2022-12-16 09:19

满意答案

佳木斯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哪个建筑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佳木斯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各排行榜,建筑学专业的分数线,建筑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黑龙江科技大学与佳木斯大学建筑学专业分数对比(黑龙江)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黑龙江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佳木斯大学
(最高/最低分)
建筑学2021理科 425/388(本科二批A段)390/350(本科二批A段)
建筑学2020理科 473/434(本科二批A段)433/384(本科二批A段)
建筑学2019理科 -/454(本科二批A段)461/423(本科二批A段)
建筑学2018理科 -/442(本科二批A段)-/405(本科二批A段)
建筑学2017理科 -/421(本科二批A段)-/382(本科二批A段)
建筑类 建筑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建筑学专业为五年制本科,为我校践行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的比例为50%以上;硕士、博士比例达到90%,注册建筑师2人,学生毕业设计连续多年在学校评估中被评为优秀。自办学以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100%,研究生考取率保持在20%以上, 其中2016届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达42%,近年毕业生如夏炎、刘志坤等考取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骆阳考取美国德州理工大学;陈逸晙考取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曾洲考取英国利物浦大学;吴蔚考取日本东京大学;国德强考取同济大学;周文辉等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段瑞玲等考取大连理工大学......
该专业坚持“4+1”教学模式,重实践、重能力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建筑师职业素养,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级专业人才及领导者。本专业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为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最高之一。毕业生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室内设计工作,也可从事建筑学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该专业学生多次在国际及国内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其中在2014年IVA国际建筑学生设计大赛中斩获全球大奖。大学五年级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可带薪实习,学生在毕业时就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实习期间月薪平均为3000元左右,工作第一年年薪为6~10万元。

由毕业生反馈信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工作5年以上的学生年薪均能达到40万元以上,有25%学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黑龙江建筑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88
重庆建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5
历史类519
广东建筑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8
历史类510
湖南建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8
历史类501
山东建筑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13
福建建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1
历史类516
浙江建筑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7
江苏建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8
历史类505
辽宁建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97
历史类523
内蒙古建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90
河北建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0
历史类532
建筑类 建筑学
佳木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 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 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 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 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 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 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 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 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 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 (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 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 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 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 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 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 (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 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 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 (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 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 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佳木斯大学建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黑龙江建筑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50
四川建筑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7
广西建筑学(40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1
江西建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0
安徽建筑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65
吉林建筑学(招加试蒙古语文考生)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335
黑龙江科技大学
374
软科(综合)
293
校友会(综合)
522
武书连
学校简介

黑龙江科技大学地处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经过74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理、工、管、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工为主、以矿业为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学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

学校前身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64年因院校调整又改为鸡西煤矿学校。1978年复建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13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17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3874人,其中本科生2251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59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9年处于省内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坚持“以师为尊、为师服务”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755人,近年来涌现出以“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团队”“教育科研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与优秀团队,以及大批“双师型”教师。

学校建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特需人才培养项目,可授予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有11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9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其中,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具有国内一流的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等一批高端科技服务平台。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9个,其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6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5项、省部级项目131项,科技经费总额3.15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3项。现有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工程中心、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个省级智库和1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中心实验室是国内外较早进行水合物技术预防瓦斯灾害和瓦斯固化储运的研究平台。

学校坚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互动,拓宽国际合作领域,与俄罗斯、加拿大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余年,与29个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伙伴关系。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和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标兵”“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等80余项省级荣誉。

当前,学校正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目标方向,坚持内涵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了创建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



困难生资助办法

1、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一等4300元/学年、二等3300元/学年、三等2300元/学年)、优秀学生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

2、学校在每年的9月份中旬集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本专科每生每年最高贷款额度12000元)。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贷款和生源地贷款,生源地贷款需在生源地进行办理,校园地贷款学校在9月份集中办理;

3、学校设有“助工、助教、助研、助导、助管”五种勤工助学岗位;

4、学校通过临时困难补助、临时价格补贴、换季补助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临时困难。  



佳木斯大学
385
软科(综合)
262
校友会(综合)
461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守望东极,汇聚众智。佳木斯大学坐落于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城”佳木斯。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于1947年解放,当时为合江省省会(张闻天为第一任书记),是解放战争的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城市辖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拥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交通便利,航班联结国内各主要城市,是哈佳、牡佳和佳鹤高铁的交汇点,是对俄合作的桥头堡和大通道。

学校始建于1947年7月,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市属)合并组成;2000年后,佳木斯市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富锦师范学校、黑龙江省理工学校相继并入。学校占地1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共有四个学区,主校区南依四丰山,北拥松花江,四季分明,自然生态绝佳,获评省级文明校园和全省首批“绿色校园”,是适合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现代化高等学府。

积淀厚重,人才摇篮。学校是黑龙江省唯一含有医学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设有25个学院(学部);现有教职工3800余名(含3个附属医院),其中高级职称1500余人;拥有共享“两院”院士和龙江学者等一批高水平人才;获评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1名,龙江名医30名;入选佳木斯市首届“三江英才”13名。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250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500余名;现有留学生130余名,继续教育学生20000余名。

学科齐全,协调发展。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法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基础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有“新型生物医用口腔种植体及配套装备研发”省级“头雁”团队和“北药与功能食品”省级“双一流”特色学科。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2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专业集群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学校是黑龙江省高校优质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加入中国东西部课程联盟和全国UOOC联盟;是黑龙江省首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首批“共享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注重实践,科研强校。学校坚持瞄准科技前沿,服务行业和地方,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卫健委和国家民委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360余项;在金属耐磨材料及表面技术、智能农机装备、小儿脑瘫防治与康复、口腔种植关键技术、北药与功能食品、肠道微生态、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等研究领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0余项。

学校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社科联学术交流基地和科普基地各1个,省教育厅、文旅厅、民政厅研究基地5个;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其在企业孵化、师生创业、服务地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赫哲族及人口较少民族研究、青少年近视防控等工作开展较早,成果丰硕;学校现为国家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研究学组组长单位、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现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医药科学》三种学术期刊公开发行。

医教协同,交叉互融。学校现有附属医院3个、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其中附属第一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省东部地区医学教育中心、临床医学科研中心、疑难病诊断及救治中心,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高血压规范化诊疗与管理科教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称号;附属第二医院是东北三省最早建立的口腔专科医院,是黑龙江省首家也是目前黑龙江省唯一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是黑龙江省口腔病预防诊疗中心;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是中国第一所从事小儿脑瘫防治、儿童康复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是全国首家康复医学院,是两个国家级儿童康复学术团体的创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级儿童康复医学人才培训基地,曾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

开放办学,深化交流。学校现与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作为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奖学金项目委托院校,现有来自23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现已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是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

条件优良,设施完备。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7.1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3.8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建有现代化课程平台,设有工程训练中心、佳木斯市政校企新电商人才培养基地等创新创业和实验实训平台;建有3万余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实训大楼,并正在加快推进医学新校区建设。学校建有宜居宜学的3栋研究生公寓、23栋本科生公寓和1栋设施齐全的留学生公寓、5个集餐饮休闲交流于一体的学生美食餐厅;建有现代化的音乐厅、雕塑馆,设有符合国际“四大赛事”标准的红土、硬地等网球运动场地和冰球、速滑等“冰雪”运动场地,设有综合体育馆、标准游泳馆、田径场等各类标准化体育场地设施。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初具规模,校园网络全覆盖;拥有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纸质及电子图书文献资源丰富。

作育英才,服务社会。学校广延名师,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累计培养的40余万毕业生分布在各条战线;遍布全国各地的51家佳大校友会在联络校友、助力母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坚持立足“三江”、服务龙江、面向全国,持续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佳大力量!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明德砺学,崇尚实践”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发扬“边陲扎根、沃土壮根、实践固根”的“三根”育人精神,坚持学生为本,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加强内涵建设,致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食堂

2011年8月,使用面积12000平米的一区B院新建学生餐厅投入使用,解决了一区A、B院旧食堂因年久安全隐患多的问题,餐厅合理的布局,符合卫生要求,功能齐全,引进了山西风味、土耳其烤肉拌饭、兰州抻面、九阳豆浆、韩国料理等各具特色风味,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回家的感觉。以一区B院新建学生餐厅和一区D院文萃苑为代表的学生食堂装修典雅、宽阔明亮,就餐桌椅整齐干净,由名家字画装饰的墙壁和廊柱体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中心除在食堂丰富主副食的花色品种,菜肴高、中、低档搭配合理,办好基本大伙外,还增设了夜餐、精炒、快餐等,还通过合理有序的竞争,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进餐者的需求,形成了学生食堂就餐环境优雅、就餐方式快捷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服务体系。

中心始终把食品卫生安全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从上自下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制定统一检查标准,对个人卫生、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和饭菜质量都有十分明确要求,对食堂的米、面、油等等大宗商品实行集中采购制,保证饮食安全。膳食管理科成立了卫生、饭菜质量检查组,每天对各食堂的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从采购、加工、制作、出售全程监控,使食堂的菜肴做到质价相符,物有所值,保证就餐者的利益

考虑到生活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中心领导决定将食堂为学生提供免费粥(汤)和特价菜做为窗口工程单项来抓,各食堂严格执行中心规定标准。通过努力,各食堂的免费粥(汤)和特价菜都能及时供应并保质保量,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一天只花3元钱就能吃饱。

膳食管理科在食堂职工中常年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规范文明用语,开办校园饮食文化节,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召开学生伙委、学生代表和食堂管理员座谈会,让就餐者代表参与食堂管理,设立服务监督绿色通道监督电话和服务监督台,由专人处理就餐者的投诉及反馈意见,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中心先后承担了04年省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07年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10年省十二届运动会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的就餐任务,中心全体员工放弃休息,积极投入到筹备中,起早贪晚,根据需要每天更新饭菜花色品种,提供优质服务,保证饮食卫生,让来参加比赛的各单位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吃上放心、可口的饭菜,期间收到多封参赛单位的表扬信,得到参赛同志的赞许,组委会和大学领导的肯定。

学生食堂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因食物中毒、防火、防盗引发的安全事故,膳食管理科多次获得佳木斯大学、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人次获得省高校后勤管理协会伙食管理先进个人、佳木斯大学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一区D院三食堂、文萃苑食堂,一区C院五食堂,三区A院七食堂,四学区新食堂先后被省后勤管理协会评为标准化食堂;一区C院新食堂2003年被省卫生厅授予卫生部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一区D院三食堂、文萃苑食堂、四学区新食堂于2004年被省卫生厅授予卫生部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三区A院七食堂2005年被省卫生厅授予卫生部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新建的一区B院学生餐厅和新改造的一区C院四食堂已完成标准化食堂和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的申报工作。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1、按照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招生办监督体制,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三方面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2、文史、理工类专业录取办法:

(1)按照“志愿清”原则将同一志愿的考生(含平行志愿同一投档次序的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录取。考生所报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如服从调剂,将其调剂到尚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对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予以退档。内蒙古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

(2)对享有加分照顾政策投档的考生,按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但在专业录取时照顾政策加分不计入总分,以实际高考成绩作为专业录取依据。

(3)实际高考成绩同分的同一志愿的多个考生(含平行志愿同一投档次序的考生)待录入到同一专业,且该专业剩余计划少于考生数时,优先录取享有照顾政策的考生;对其他同一专业志愿次序相同分数的考生,参考相关高考科目成绩进行专业录取(文史类参考科目及顺序为: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理工类参考科目及顺序为: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

3、艺术类专业按“专业清”的原则录取。录取办法为文化课达到省最低控制线后,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课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高的考生。

4、体育类录取办法为文化课达到省最低控制线后,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课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高的考生。

5、按照国家“厚基础、宽领域、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校自2014年起全面推行大类培养、分流工作,共计16大类。

(1)按工学类Ⅰ培养、分流的有: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等专业)、能源动力类(含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2)按工学类Ⅱ培养、分流的有:农业工程类(含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等专业)、交通运输类(含交通运输专业)、轻工类(含包装工程专业);

(3)按工学类Ⅲ培养、分流的有:材料类(含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

(4)按工学类Ⅳ培养、分流的有:仪器类(含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电气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类(含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5)按工学类Ⅴ培养、分流的有:建筑类(含建筑学专业)、土木类(含土木工程专业);

(6)按医学类培养、分流的有:医学技术类(含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护理学类(含护理学专业);

(7)按管理学类培养、分流的有: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专业)、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含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类(含电子商务专业)、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专业);

(8)按农学类培养、分流的有:林学类(含园林专业)、动物医学类(含动植物检疫专业);

(9)按法学类培养、分流的有:法学类(含法学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0)按理学类培养、分流的有: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物理学类(含物理学专业)、化学类(含化学专业)、地理科学类(含地理科学专业);

(11)按生物科学类培养、分流的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2个专业;

(12)按中国语言文学类培养、分流的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2个专业;

(13)按教育学类培养、分流的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等3个专业;

(14)按美术学类培养、分流的有:美术学、绘画、雕塑等3个专业;

(15)按设计学类培养、分流的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等3个专业;

(16)按体育学类培养、分流的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2个专业。

同一大类的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学生经过规定年限通识教育的学习,完成大类通识教育后,根据学生志愿及学习成绩,依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条件,进行专业分流,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学习。

6、未实行大类招生的英语、英语(S)、朝鲜语专业授课以英语为主,俄语(非零起点)专业授课以俄语为主,俄语(零起点)专业授课以英语、俄语为主,日语专业授课以英语、日语为主。

7、对单科成绩不作要求。

8、各专业录取没有男女比例限制。

9、考生的健康状况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艺术类专业按“专业清”的原则录取。录取办法为文化课达到省最低控制线后,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课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高的考生。

 


根据2021年黑龙江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8,佳木斯大学建筑学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0,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09:19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6年佳木斯大学建筑学专业在贵州录取分数线

    1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佳木斯大学贵州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2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佳木斯大学贵州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26

  • 中专学校

    2015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低分是多少?

    2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5二批理科498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5二批理科49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66黑龙江科技大学内蒙古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54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85黑龙江科

  • 中专学校

    2016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在山西录取分数线

    3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85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85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5二批理科498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5二批理科498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3二批理科475黑龙江科技大

  • 中专学校

    2016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低分是多少?

    4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江苏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322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85黑龙江科技大学内蒙古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54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6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66黑龙江

  • 中专学校

    2016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在江苏录取分数线

    5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江苏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32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江苏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322

  • 中专学校

    2016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

    6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6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66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3二批理科499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1二批理科516

  • 中专学校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2016年在黑龙江理科高考录取低分数线

    7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6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66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3二批理科499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1二批理科516

  • 中专学校

    2016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

    8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内蒙古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5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内蒙古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54黑龙江科技大学内蒙古建筑学2013二批理科454

  • 中专学校

    2015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在山西录取分数线

    9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5二批理科498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5二批理科49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85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5二批理科498黑龙江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学2015二批理科498黑龙江科技大

  • 中专学校

    2016年佳木斯大学建筑学专业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

    10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2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6二批理科427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3二批理科465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2二批理科453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建筑学2011二批理科48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