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名称 | 校址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学费 | 学制 | 层次 | 选科要求 |
|---|---|---|---|---|---|---|---|---|
| 山东理工大学 | 淄博市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费待定)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山东建筑大学 | 济南市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费待定)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青岛大学 | 青岛市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费待定)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济南大学 | 济南市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济南走读)(学费待定)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青岛科技大学 | 青岛市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2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济南大学 | 济南市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费待定)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青岛市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60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山东建筑大学 | 济南市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济南走读)(学费待定)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学费 | 学制 | 层次 | 选科要求 |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8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商丘师范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000 | 四年 | 本科 | 化学必选 |
| 黄淮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0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6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江苏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638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安徽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2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河北工程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9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天津商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4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上海电力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0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6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长安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66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贵州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04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吉林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费待定)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71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6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云南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5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河海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638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东北电力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18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5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常熟理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8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南京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8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江西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94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西安石油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60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长沙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9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西南交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9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运城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8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 昆明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5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深圳技术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62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河南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0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榆林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60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厦门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营口理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9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0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新余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12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长春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4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江苏海洋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8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西南石油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492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化学(2选1)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55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必选 |
专业代码:0805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理论部分: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相近专业:
核物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 风能与动力工程 南昌大学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光伏材料专业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2.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3.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代码:0805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理论部分: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相近专业:
核物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 风能与动力工程 南昌大学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光伏材料专业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2.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3.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较为系统地掌握新能源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在太阳能光电光热、LED或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分析、检测、生产工艺、工程设计或工程实施方面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在新能源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数理方法、光伏科学与工程、半导体物理与材料、电池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电池专业实验等。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各类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在计算机、电子信息、材料、通信、电机电器、金融、营销、媒体出版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在政府部门和各类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聊城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年山东公办本科(除聊城地区外)开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有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烟台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山东开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河北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2022年聊城地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公办本科院校有聊城大学。2022年山东公办本科(除聊城地区外)开设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有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潍

聊城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年山东公办本科(除聊城地区外)开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临沂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山东开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辽宁

聊城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年山东公办本科(除聊城地区外)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山东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北京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昆明理工

2022年聊城地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办本科院校有聊城大学。2022年山东公办本科(除聊城地区外)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烟台大学、枣庄学院。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山东开

聊城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年山东公办本科(除聊城地区外)开设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山东科技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山东开设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

聊城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年山东公办本科(除聊城地区外)开设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青岛科技大学。2021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山东开设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华南理工大学。1、山东(除聊城外)公办本科分子科学与工程招

聊城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2022年山东公办本科(除聊城地区外)开设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有山东理工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山东开设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有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江苏大学、中北大学、黄淮学院、桂林航

2022年聊城地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公办本科院校有聊城大学。2022年山东公办本科(除聊城地区外)开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有临沂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鲁东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山东开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

聊城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年山东公办本科(除聊城地区外)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济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山东开设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