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师范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09 | 134 |
| 校友会(综合) | 87 | 148 |
| 武书连 | 75 | 117 |
| US排名 | 967 | 940 |
| 泰晤士 | - | 50-7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6 | 41356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4 | 4309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0 | 4662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9 | 56916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3 | 6287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3 | 6287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43 | 4395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34 | 5211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30 | 5595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11 | 75086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3 | 9851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4 | 17324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5 | 4219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9 | 4756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6 | 5026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5 | 5118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7 | 5884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42 | 4481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39 | 4756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29 | 56916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33 | 14315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9 | 11285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4 | 13207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1 | 14396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47 | 16016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21 | 28769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888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在学校发展史上,有著名汉语言学家廖序东教授,著名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奔星教授,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吴汝煜教授,教育家刘百川教授,心理学家张焕庭教授,历史学家臧云浦教授,地理学家罗其湘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
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占地2047亩,校舍面积8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12.2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6亿元;图书馆藏书279万册。学校设有3个试点学部、22个专业学院以及中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现有86个本科专业,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十一个学科门类。有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424人(含独立学院8596人);硕士研究生2872人,博士研究生4人。学校是全国首批200所“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相继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44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接收26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孔子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国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学分互认项目,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开展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建校以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十八万名毕业生,一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江苏师范大学校友活跃在海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领域。
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 100%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乐观,总体就业率达 95% 以上。 2003年以来,学校四次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