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旨在培养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系统掌握应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应用化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应用化学学科相关领域特别是工业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化学、绿色化学与催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 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轻工、能源、制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从事 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控制、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以及教育、管理工作 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技术、过程(化学)工程技术、监测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 训练,掌握机械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过程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过 程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标准,能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装备的 设计、制造、监控、评估和管理;
3.熟悉机械加工过程及机械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标准;
4.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的现代设计方法、学科前沿、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具有对先 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进行开发的初步能力;
5.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保证过程装备安全可靠性的基本知识;
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7.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拓展知识面和跨专业、跨文化的学习交流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 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将“过程”、“装备”与“控制”这3个相关知识领域有机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是以机械为主,工艺与控制为辅的“一机两翼”的复合型交叉专业。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 涉及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工程力学、工程图 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化工(或其他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过程装备技术等知识领域。 此外,本专业还涉及机械加工及机械设计、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设计等工程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图学(40学时)、工程训练(24学时)、工程化学(32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 础(2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实验(8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机械设计(72学 时)、过程工程原理(64学时)、过程工程原理实验(16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 学(32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机械制造基础(32学时)、过程装备CAD(32学时)、过程装备 控制技术(48学时)、过程设备设计(48学时)、过程机械(48学时)。
示例二:现代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材料力学(72 学时)、机械原理(56学时)、机械制造技术(40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机械设计(64学 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24学时)、流体及粉体力学基础(40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工 业化学(32学时)、过程设备设计(72学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20学时)、过程流体 机械(48学时)、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40学时)。
示例三: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化学工程基础(48 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40学时)、工程材料及热处理(32学时)、工程材料成型技术(32学 时)、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流体力学(48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 时)、过程流体机械(64学时)、过程装备设计基础(64学时)、过程装备制造工艺(40学时)、过程 控制及仪表(48学时)、化工过程(40学时)、过程装备成套技术(32学时)、真空技术基础(48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过程原理、机械 设计、过程装备设计等)、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过程原理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机械基础实验、压力容器强度 实验、压力容器稳定性实验、过程流体机械性能测试与监控实验、过程设备性能测试与监控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机械工程是一个宽口径的机械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机械工程基本理 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 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 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机械工程领域里从事设计、制 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机械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 知识;
2.掌握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机械工程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综 合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基本能力;
4.掌握在机械工程实践中基本工艺操作等各种技术、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 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机械工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 计的初步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合作 精神、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7.了解与机械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具有一定 的国际视野,正确认识机械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电工电子学、控制工程 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程与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毕业 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传 动与控制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实验、制造 装备和过程自动化技术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 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 知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知识,学习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与成型加工技 术知识,具有扎实的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 素养;
2.具有从事高分子材料工程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 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高分子材料 进行质量、成本、工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掌握合 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工业方法及相关化学工程技术,掌握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能,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本学科专业在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 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精细高分子材料等新兴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
5.初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 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6.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以及开发和设计新型高 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发的能力;
7.具有计算机应用、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的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表征与测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反 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导论(16学时)、近代化学基础(I)一1(高材单列)(32学时)、近 代化学基础(I) -2(高材单列)(32学时)、近代化学基础(I)-3(高材单列)(80学时)、工科化 学实验( I)-l(高材单列)(18学时)、工科化学实验(I)-2(高材单列)(18学时)、工科化学实 验(I )-3(高材单列)(64学时)、工程制图(I)(48学时)、物理化学(i)-i(48学时)、物理化 学( I)-2(32学时)、物理化学实验(I)(22学时)、工程力学(80学时)、高分子化学(1) (60 学时)、高分子化学实验(24学时)、高分子物理(I)(60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24学时)、材 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双语)(48学时)、化工原理(Ⅳ)(64学时)、化工原理实验(Ⅳ)(16学 时)、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48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双语)(48学时)、高分子 材料及应用(双语)(48学时)、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32学时)、聚合物过程及设备(32学时)、工 程训练(Ⅲ)(64学时)、高分子工厂设计(32学时)、近代测试及表征技术(32学时)。
示例二:现代基础化学(上)(48学时)、现代基础化学(下)(32学时)、电工学(48学时)、电 工学实验(30学时)、分析化学(工科)(32学时)、实验化学(1)(48学时)、实验化学(2)(48学 时)、实验化学(3)(48学时)、实验化学(4)(32学时)、实验化学(5)(16学时)、物理化学(上) (48学时)、物理化学(下)(48学时)、材料概论(24学时)、材料概论实验(30学时)、材料表界面 (24学时)、材料研究方法(32学时)、有机化学A(上)(48学时)、有机化学A(下)(32学时)、化 工原理(80学时,上)(40学时)、化工原理(80学时,下)(4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30学时)、工 程制图(48学时)、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40学时)、科技外语(32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 时)、高分子物理(56学时)、高分子化学实验(30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30学时)、高分子材料 工程实验(45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48学时)、聚合物制备工程(48学时)。
示例三:无机与分析化学(一)(48学时)、实验化学(一)(32学时)、高分子材料工程概论 (32学时)、工程制图A(48学时)、无机与分析化学(二)(32学时)、实验化学(二)(32学时)、有 机化学A(一)(48学时)、实验化学(三)(24学时)、机械工程基础(32学时)、有机化学A(二) (32学时)、物理化学A(一)(48学时)、实验化学(四)(4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64学时)、物理 化学A(二)(48学时)、实验化学(五)(24学时)、化工原理B(72学时)、高分子化学A(64学 时)、高分子物理(64学时)、聚合物制备工程(48学时)、聚合物加工工程(48学时)、高分子专业 实验B(3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聚合物制备/加工工程实验、材料物理性能测定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 验、认识实习、设计实习、生产(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高分子物理实验(粘均分 子量测定、球晶观察、材料拉伸实验、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 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 知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知识,学习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与成型加工技 术知识,具有扎实的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 素养;
2.具有从事高分子材料工程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 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高分子材料 进行质量、成本、工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掌握合 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工业方法及相关化学工程技术,掌握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能,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本学科专业在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 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精细高分子材料等新兴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
5.初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 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6.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以及开发和设计新型高 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发的能力;
7.具有计算机应用、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的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表征与测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反 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导论(16学时)、近代化学基础(I)一1(高材单列)(32学时)、近 代化学基础(I) -2(高材单列)(32学时)、近代化学基础(I)-3(高材单列)(80学时)、工科化 学实验( I)-l(高材单列)(18学时)、工科化学实验(I)-2(高材单列)(18学时)、工科化学实 验(I )-3(高材单列)(64学时)、工程制图(I)(48学时)、物理化学(i)-i(48学时)、物理化 学( I)-2(32学时)、物理化学实验(I)(22学时)、工程力学(80学时)、高分子化学(1) (60 学时)、高分子化学实验(24学时)、高分子物理(I)(60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24学时)、材 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双语)(48学时)、化工原理(Ⅳ)(64学时)、化工原理实验(Ⅳ)(16学 时)、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48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双语)(48学时)、高分子 材料及应用(双语)(48学时)、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32学时)、聚合物过程及设备(32学时)、工 程训练(Ⅲ)(64学时)、高分子工厂设计(32学时)、近代测试及表征技术(32学时)。
示例二:现代基础化学(上)(48学时)、现代基础化学(下)(32学时)、电工学(48学时)、电 工学实验(30学时)、分析化学(工科)(32学时)、实验化学(1)(48学时)、实验化学(2)(48学 时)、实验化学(3)(48学时)、实验化学(4)(32学时)、实验化学(5)(16学时)、物理化学(上) (48学时)、物理化学(下)(48学时)、材料概论(24学时)、材料概论实验(30学时)、材料表界面 (24学时)、材料研究方法(32学时)、有机化学A(上)(48学时)、有机化学A(下)(32学时)、化 工原理(80学时,上)(40学时)、化工原理(80学时,下)(4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30学时)、工 程制图(48学时)、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40学时)、科技外语(32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 时)、高分子物理(56学时)、高分子化学实验(30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30学时)、高分子材料 工程实验(45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48学时)、聚合物制备工程(48学时)。
示例三:无机与分析化学(一)(48学时)、实验化学(一)(32学时)、高分子材料工程概论 (32学时)、工程制图A(48学时)、无机与分析化学(二)(32学时)、实验化学(二)(32学时)、有 机化学A(一)(48学时)、实验化学(三)(24学时)、机械工程基础(32学时)、有机化学A(二) (32学时)、物理化学A(一)(48学时)、实验化学(四)(4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64学时)、物理 化学A(二)(48学时)、实验化学(五)(24学时)、化工原理B(72学时)、高分子化学A(64学 时)、高分子物理(64学时)、聚合物制备工程(48学时)、聚合物加工工程(48学时)、高分子专业 实验B(3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聚合物制备/加工工程实验、材料物理性能测定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 验、认识实习、设计实习、生产(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高分子物理实验(粘均分 子量测定、球晶观察、材料拉伸实验、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化工行业发展。培养掌握化工过程及装备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具备新产品开发、工艺过程与设备设计、系统优化、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从事化工、轻工、医药、生化、食品、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化工行业发展,培养掌握化工过程、化工装备、精细化工产品及过程开发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具备新产品开发、工艺过程与设备设计、系统优化、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从事化工、精细化工、轻工、医药、生化、食品、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 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能源、环保、材料、冶 金、信息、生物工程、轻工、制药、食品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厂操作与技术管 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和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对现代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过程优化、对现有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 及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掌握化 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典型化工过程与单元设备的设计及模拟优化的基本方法;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 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7.了解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理论前沿,了解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 动态;
8.了解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自 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的责任关怀理念,遵循责任关怀的主要原则,了解化工生产事故的 预测、预防和紧急处理预案等,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 工程、化工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 文)。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热力学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化学工 艺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 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轻工、能源、制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从事 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控制、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以及教育、管理工作 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技术、过程(化学)工程技术、监测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 训练,掌握机械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过程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过 程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标准,能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装备的 设计、制造、监控、评估和管理;
3.熟悉机械加工过程及机械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标准;
4.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的现代设计方法、学科前沿、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具有对先 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进行开发的初步能力;
5.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保证过程装备安全可靠性的基本知识;
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7.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拓展知识面和跨专业、跨文化的学习交流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 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将“过程”、“装备”与“控制”这3个相关知识领域有机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是以机械为主,工艺与控制为辅的“一机两翼”的复合型交叉专业。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 涉及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工程力学、工程图 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化工(或其他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过程装备技术等知识领域。 此外,本专业还涉及机械加工及机械设计、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设计等工程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图学(40学时)、工程训练(24学时)、工程化学(32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 础(2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实验(8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机械设计(72学 时)、过程工程原理(64学时)、过程工程原理实验(16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 学(32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机械制造基础(32学时)、过程装备CAD(32学时)、过程装备 控制技术(48学时)、过程设备设计(48学时)、过程机械(48学时)。
示例二:现代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材料力学(72 学时)、机械原理(56学时)、机械制造技术(40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机械设计(64学 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24学时)、流体及粉体力学基础(40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工 业化学(32学时)、过程设备设计(72学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20学时)、过程流体 机械(48学时)、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40学时)。
示例三: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化学工程基础(48 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40学时)、工程材料及热处理(32学时)、工程材料成型技术(32学 时)、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流体力学(48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 时)、过程流体机械(64学时)、过程装备设计基础(64学时)、过程装备制造工艺(40学时)、过程 控制及仪表(48学时)、化工过程(40学时)、过程装备成套技术(32学时)、真空技术基础(48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过程原理、机械 设计、过程装备设计等)、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过程原理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机械基础实验、压力容器强度 实验、压力容器稳定性实验、过程流体机械性能测试与监控实验、过程设备性能测试与监控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形成的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前沿领域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开拓型、前瞻性、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从事新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科研、教学、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或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具有理科素质及工科意识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信号处理、通信、网络技术及电子技术等信息工程领域,从事信息设备与系统的生产、设计、开发和运营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备良好的工程开发素养,能够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工程技术和工具分析、研究和解决复杂的电子信息系统问题,并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发挥骨干作用,承担组织管理工作;具备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熟知行业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具备跟踪信息技术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不断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职业发展需要。
本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具备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主要研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理论及实现技术,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与管理结合,强电与弱电并重,软件与硬件协调等鲜明特点,是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够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够担任所在单位的中层技术职位或中层管理职位,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解决与自己专业职位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及时更新复杂工程问题求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具有职业竞争力,能够运用最新技术来解决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中的技术难题。能够在工业环境的团队中展现出组织能力、决策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或领导者,合理安排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并与各方做好沟通。能够根据工作需要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与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持续调研与跟踪,并通过自主学习不断适应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变化需要,从而保持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 排位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63 | 45205 |
| 2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8 | 50862 |
| 3 | 汉语言文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5 | 54389 |
| 4 | 自动化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4 | 55785 |
| 5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3 | 57320 |
| 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3 | 56420 |
| 7 | 通信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3 | 56367 |
| 8 | 法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2 | 58553 |
| 9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2 | 58485 |
| 1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1 | 59029 |
| 11 | 财务管理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1 | 59154 |
| 1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1 | 59215 |
| 13 | 人工智能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1 | 59725 |
| 14 | 信息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0 | 61086 |
| 15 | 英语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0 | 60358 |
| 16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0 | 60938 |
| 17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50 | 60314 |
| 18 | 机器人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9 | 61891 |
| 19 | 应用物理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7 | 64106 |
| 2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7 | 64939 |
| 21 | 应用化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7 | 64988 |
| 2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6 | 66286 |
| 23 | 工商管理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6 | 65992 |
| 24 | 化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5 | 67307 |
| 25 | 广告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5 | 66884 |
| 26 | 机械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5 | 66828 |
| 27 | 机械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5 | 67061 |
| 28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5 | 66788 |
| 29 | 智能制造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5 | 67869 |
| 30 | 化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5 | 66882 |
| 31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5 | 66990 |
| 32 | 自动化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5 | 66726 |
| 33 | 德语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4 | 69446 |
| 34 | 市场营销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4 | 69445 |
| 35 | 应用化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3 | 69537 |
| 36 | 生物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3 | 70715 |
| 37 | 社会工作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3 | 70748 |
| 38 | 工业设计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3 | 69769 |
| 3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3 | 69572 |
| 40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3 | 70137 |
| 4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2 | 71331 |
| 42 | 编辑出版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2 | 72203 |
| 43 | 物流管理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2 | 72040 |
| 44 | 环境科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1 | 73142 |
| 45 | 药物制剂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1 | 73709 |
| 46 | 应用统计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1 | 73705 |
| 47 | 材料化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0 | 74124 |
| 48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40 | 74305 |
| 49 | 制药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9 | 75458 |
| 50 | 海洋科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9 | 76440 |
| 51 | 日语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9 | 76310 |
| 52 | 城市管理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9 | 76201 |
| 53 | 工业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9 | 76855 |
| 54 | 材料物理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8 | 77506 |
| 55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8 | 77370 |
| 56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8 | 77845 |
| 5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7 | 78949 |
| 58 | 安全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7 | 79404 |
| 59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7 | 79304 |
| 60 | 机械工程(高分子加工机械方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7 | 79502 |
| 61 | 环境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6 | 80076 |
| 62 | 朝鲜语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6 | 81123 |
| 63 | 俄语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6 | 80888 |
| 6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程方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6 | 81230 |
| 65 | 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方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6 | 81297 |
| 66 | 应用化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6 | 81186 |
| 67 | 轻化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5 | 82133 |
| 6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5 | 82650 |
| 69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4 | 83571 |
| 7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程方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4 | 84623 |
| 71 | 分子科学与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4 | 84152 |
| 72 | 制药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4 | 83532 |
| 73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3 | 85227 |
| 74 | 油气储运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3 | 86294 |
| 75 | 金属材料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2 | 86676 |
| 76 | 功能材料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2 | 87542 |
| 77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1 | 88654 |
| 7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31 | 89145 |
| 79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程方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29 | 91695 |
| 80 | 环境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29 | 93104 |
| 81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29 | 92051 |
| 82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29 | 92144 |
| 83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27 | 96827 |
| 84 | 财务管理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24 | 100734 |
| 8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23 | 103103 |
| 86 | 英语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23 | 103732 |
| 87 | 包装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23 | 102913 |
| 88 |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23 | 103112 |
| 89 | 物联网工程(校企合作)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19 | 110093 |
| 90 | 自动化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17 | 114043 |
| 91 | 机械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05 | 139919 |
| 9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02 | 146119 |
| 93 | 国际经济与贸易(校企合作,金融)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01 | 148636 |
| 9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00 | 149881 |
| 95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94 | 163513 |
| 96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法合作)(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92 | 167015 |
| 97 | 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88 | 178042 |
| 98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韩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87 | 179817 |
| 99 | 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中美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85 | 183178 |
| 100 |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82 | 190152 |
| 101 |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韩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80 | 196072 |
| 102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韩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80 | 196269 |
| 103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73 | 212781 |
| 104 | 复合材料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70 | 218353 |
| 名称 | 学制 | 层次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本科 |
| 法学 | 四年 | 本科 |
| 社会工作 | 四年 | 本科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本科 |
| 朝鲜语 | 四年 | 本科 |
| 德语 | 四年 | 本科 |
| 日语 | 四年 | 本科 |
| 英语 | 四年 | 本科 |
| 俄语 | 四年 | 本科 |
| 编辑出版学 | 四年 | 本科 |
| 广告学 | 四年 | 本科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本科 |
| 分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海洋科学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统计学 | 四年 | 本科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本科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机械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智能制造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机械工程(高机) | 四年 | 本科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本科 |
| 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材料化学 | 四年 | 本科 |
| 材料物理 | 四年 | 本科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功能材料 | 四年 | 本科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本科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橡胶)(合成)(塑料) | 四年 | 本科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四年 | 本科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人工智能 | 四年 | 本科 |
| 自动化 | 四年 | 本科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测试方向)(软件开发方向) | 四年 | 本科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 | 四年 | 本科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方向) | 四年 | 本科 |
| 油气储运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轻化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包装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科学 | 四年 | 本科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四年 | 本科 |
| 安全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安全工程(应急管理方向) | 四年 | 本科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药物制剂 | 四年 | 本科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本科 |
| 城市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工业工程 | 四年 | 本科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什么专业最好,你可以读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特色专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特色专业有等专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类数控技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核心课程:机械图学与测量技术应用、数控车削加

青岛滨海学院什么专业最好,你可以读青岛滨海学院省级特色专业。青岛滨海学院省级特色专业有等专业。青岛滨海学院省级特色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日语青岛滨海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什么专业最好,你可以读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特色专业。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特色专业有等专业。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类会展策划与管理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培养目

青岛大学什么专业最好,你可以读青岛大学国家特色专业。青岛大学国家特色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朝鲜语、应用物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纺织工程、临床医学等专业。青岛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青岛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本专业主要培养通晓汉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推荐值得读好专业有室内设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护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广告艺术设计等学长学姐满意专业。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推荐值得读好专业有广告艺术设计、工商企业管理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推荐值得读好专业有等学长学姐满意专业。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推荐值得读好专业有等学长学姐推荐。

青岛科技大学推荐值得读好专业有影视动画、汉语言文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装潢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市场营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学长学姐满意专业。青岛科技大学推荐值得读好专业有高分子材料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1、综合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排位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1通用航空器维修普通类二段普通类-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普通类二段普通类-通用航空航务技术普通类二段普通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普通类二段普通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1、综合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排位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1康复治疗学普通类一段普通类-金融工程普通类一段普通类-学前教育(师范类)普通类一段普通类-汉语言文学普通类一段普通类-学前教育(师范类

青岛科技大学什么专业最好,你可以读青岛科技大学国家特色专业。青岛科技大学国家特色专业有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橡胶)(合成)(塑料)、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化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