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433/326(专科批) | 327/17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422/397(专科批) | 342/16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195(专科批) | -/15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38(专科批) | -/20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61(专科批) | -/29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385(专科批) | -/34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55(专科批) | -/27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371(专科批) | -/313(专科批)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内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市属综合类高职院校。自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以德立人,以职立教,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传承“自强博爱,严谨勤勉,合作共进”的办学精神;遵循“厚德、精业、行健、致远”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逐步发展成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地方性专科高等院校。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学校位于人文荟萃、底蕴深厚、风景如画、素有“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的内江。学校地处内江中心城区汉安大道东段、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距高铁站仅4公里,5分钟车程,40分钟可直达成都、重庆。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62人,专兼职教师46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14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33人,“双师素质”教师232人,教育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内江市学科带头人”4人,“内江市拔尖人才”2人,“内江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2人。
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总占地面积864亩,规划建筑面积26.7万㎡。固定资产总额8.3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8亿元,生均仪器设备值12939元。拥有实训场地总面积13749.58平米,总投资近10亿元。现有校内实训室10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训基地126个。建有公共教学大楼、实训大楼、教学工厂、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完备的教育教学场地。
学校教学体系完善。现有8个二级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现代农业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智慧财经与管理学院、智能建造学院、文化艺术与旅游学院、通识教育与公共服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部:中专部。设有图书信息中心、实训中心、教学质量管理与督导办公室3个教辅部门。现有专业38个,其中国家骨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1+X”试点证书考核站点16个。
学校育人成果丰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立德树人根本,坚持“双核并重、贯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年来,学生在国内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600余项。2021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92项,排名全省高职院校第4位。2021年106人获评四川省优秀毕业生,88人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位居全省高职高专第一名。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月平均待遇达到4000元以上。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47人,其中高职10324人,中职595人,技工128人。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吃得苦、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骨干、优秀企业家和重要岗位领导。学校教学满意度、学生就业率、毕业生薪资水平、企业满意度、校友推荐度、社会认同度等主要育人指标均保持逐年稳步上升态势。
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围绕内江市“5+5+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布局,坚持不懈推进“六方合作”,办学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四川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是省“双高”建设培育学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省教育厅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单位、全省首批“党员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先后获得了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大学生思政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围绕“双高”培育建设目标,对标竞进、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优质高职院校。
按各省招办的《2008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实旋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是 2013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省教厅主管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党委隶属于四川省委教育工委。
学院肇始于1992年11月成立的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重点中专绵阳市工贸学校。学院在28年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历程中,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形成了以“教育报国”为核心的学院精神,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先后荣获“全国自律与诚信办学单位”、“四川省平安校园”、 “先进定点扶贫省直单位”、“绵阳市最佳文明单位”、“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政校企合作优秀院校”等荣誉称号,是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绵阳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绵阳市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国家级开发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院组织机构完善,设立25个党政职能部门,设立电子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建筑与艺术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公共基础课教学部4系2部教学单位及3个教辅单位,开设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等27个专业,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生10214人。学院现有教职工510人,馆藏图书80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900万元,建有电子信息、机械加工、经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等6个实训中心和65个实训(实验)室,建有12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较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学院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四川长虹、四川九洲、京东方科技集团等国内外123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与省内外984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就业优势突出,毕业学生供不应求,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办学28年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类技术技能人才5万余人。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86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86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四川机电一体化技术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116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116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四川机电一体化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116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116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四川机电一体化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116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11600;2.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11600;3.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86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77分(理科)。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招生省份:四川。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民办专科(高职)专业。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四川省理科排名第22。四川省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绵阳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四川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77,最低位次是257618、四川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65,最低位次是199529。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77分(理科)。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四川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四川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四川专科批三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