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武汉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武汉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2017 | 理科 | -/614(本科一批) | -/549(本科一批) |
软件工程是研究大规模程序设计方法、工具和管理的一门工程科学,其特点是按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组织和规范软件开发过程,并对其中的各种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软件工程要求用计算机和数学的方法来构造模型与算法,用工程科学来制定规范、设计模型和评估成本,用管理科学来控制工程的计划实施、资源分配和质量保证。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6 |
| 广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5850元/年,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含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4 |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080717.人工智能+080902.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办学地点:校本部)(含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6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850元)(含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4 |
| 福建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含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4 |
| 安徽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585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含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7 |
| 上海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专业。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9 |
| 吉林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含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1 |
| 辽宁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5 |
| 山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含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34 |
| 天津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含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90 |
| 北京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585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含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1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新疆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1 |
| 甘肃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22 |
| 陕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0 |
| 云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 贵州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黄家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5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黄家湖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 海南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2 |
| 广西 | 计算机类(5850元/年,在黄家湖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3.网络工程+080904.信息安全)(办学地点:黄家湖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2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 安徽 | 计算机类(585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6 |
| 吉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1 |
| 辽宁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1 |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办学地点黄家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7 |
| 天津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黄家湖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04 |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二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21年,学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57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151-200位,国际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25位。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127个本科专业,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862人,其中正副教授3086人,有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高端智库、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定期公开出版36种专业刊物。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88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29450人,硕士研究生20085人,博士研究生8616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623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5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31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砥砺,百余年的辉煌。武汉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全面开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解困助难,助学成才——武汉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本着“助学解困、助学育人、助学成才”的原则,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多年来,学校一直郑重承诺并切实履行诺言:不让一个勤奋和有才华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学校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管理工作,通过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国家助学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实行特殊困难补助、办理医疗健康保险、设立新生“绿色通道”以及落实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等措施,建立起较完善的资助体系。
一、新生报到时
绿色通道(临时贷款):学生到校注册时,即使没有带足够的钱,仍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注册手续。目前,新生在报到时可以向学校申请最高额为6000元的无息临时贷款(在一年内还清即可)。
二、新生入学后
1.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学校认定后,可以申请助学金。助学金是无偿资助学习刻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形式。目前,学校已经设立了国家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40多项,每年近八千名经济困难学生获助。资助金额根据学生经济困难情况而定,为每人每年1000~5000元。
2.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进行一定财政贴息的政策性商业贷款。学生在入学报到后,学校将统一安排办理申请贷款手续。大一学生可以一次性按学制连续申请,每年申请最高额为6000元。学生毕业后二年内可自主选择还款年限,最长可以在毕业工作后六年内偿还贷款本息。
(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助学金、奖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来偿还“绿色通道”的临时贷款。通常新生在第一学年都能够归还临时贷款,且归还的手续较为简单。)
3.勤工助学:新生从大一的秋季学期末开始,就可以申请校设勤工助学岗位。每年,学校设立27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按照每小时8~10元不等的报酬及补助标准资助参与的学生。
4.国家奖学金:升入大二年级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面向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5.社会保险、健康平安保险
社会保险和学生健康平安保险是减轻学校负担和学生家庭经济压力的一项有效的措施。学校帮助学生办理保险,以缓解学生在校期间因病住院而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6.社会资助
中国联通、南方航空、马应龙药业等单位在我校设立了40多个资助项目,每年资助15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我校设立“丰田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每年人民币3000元,原则上连续资助4年。凡我校今年录取的新生都可申请,详情可登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网站(www.sclf.org)查询。
7.困难补助:困难补助是政府和学校专门为特殊困难的学生设立,包括临时困难补助和各类专项补助。临时困难补助主要用以解决突发性的临时困难(如对受灾地区学生、家庭遭受突然变故的学生的补助)。专项补助包括:新生的被褥补助和冬衣补助、交通补助等。
8.学费减免:主要是政策性减免,针对西部助学工程受助学生的减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尤其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
计划招收100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
武汉大学今年将面向内蒙古、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新疆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100人(含新疆协作计划20人、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定向计划10人)。上述省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符合所在省级招办规定报名条件的考生可报考。预科阶段在南昌工学院(校址:江西南昌)学习。其高考文化成绩不得低于我校在生源所在省同科类投档线下80分。预科培养结束,经考核合格,转入本科学习。
预科生预科阶段:新疆协作计划预科生为二年,其他少数民族预科生为一年。少数民族预科生在预科培养期间不分专业;学校根据学生志愿,结合预科培养期间成绩及表现,在预科培养结束前确定专业。预科培养结束,经考核合格,转入本科学习。
在本科学习期间,按《武汉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规定的课程,德、智、体等各方面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武汉大学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证书。原则上,学生毕业后回原籍工作。
武汉大学2012年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来源计划表
科类 |
合计 |
内蒙古 |
湖北 |
广西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甘肃 |
青海 |
新疆 |
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定向) |
理工 |
85 |
7 |
7 |
10 |
8 |
8 |
8 |
10 |
8 |
4 |
15 |
|
文史 |
15 |
|
|
|
|
|
|
|
|
|
5 |
10 |
合计 |
100 |
7 |
7 |
10 |
8 |
8 |
8 |
10 |
8 |
4 |
20 |
10 |
说明:
1.对少数民族预科班,我校在录取时不确定专业,以“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待预科结束前组织预科生填报专业志愿(详见下表),只有新疆协作协议预科二年,其他都是预科一年。根据预科生志愿、预科结业成绩及表现确定本科就读专业。
科类 |
本科就读专业 |
理工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类、测绘工程、临床医学(五年) |
文史类 |
政治学类、社会学类 |
2.根据教民司函〔2011〕109号文件,我校2012年安排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定向计划10人,招生专业为图书馆学,用于新疆文化人才定向招生。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等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1.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1.0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78.05万册,电子图书100.6万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200余人。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20个教学学院、78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14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15门,国家规划教材14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7个;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一等奖1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多次荣获“互联网+”、“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高水平竞赛大奖。“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科技竞赛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励3000余项;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排名第71位。学校女篮在全国享有盛名,多次获得全国大运会、CUBA和CUBS冠军,培养了10多位国家队、国青队队员。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8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16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67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7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4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3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
学校积极创新校企、校地合作,与中国宝武、恒大集团、鞍钢集团、柳钢集团、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30余家大型企业和武汉、宜昌、孝感、无锡、淄博、湛江等省内外有关地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国宝武—武汉科技大学炭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宜兴陶瓷与耐火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老河口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襄州区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恒大集团共建了“恒大管理学院”“恒大足球学院”;建有1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直属二级医院和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立了濮耐奖学金、铌钢奖学金、辉玲奖学金、圣晖奖学金、创泽创新奖学金、冶机77奖学金、上饶商会助学金等20余项社会奖助学金。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意大利、荷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师资互访、联合科研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奥地利莱奥本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数据中心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与美国桥港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合作举办硕士教育项目。在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等本科专业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近500名。
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积极传承“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钢铁品质,大力弘扬“向上向美、力行力新”的沁湖文化,扎根荆楚大地,服务国家需求,主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突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为鼓励学生勤奋向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建立了完善的资助工作体系,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奖助学金(如许家印奖学金、宝钢奖学金、首安创新奖、濮耐奖学金、冶机77奖学金、武汉上饶商会助学金等)、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临时困难补助等。另外,凡被录取的特困学生,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可在入学前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武汉科技大学法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湖

武汉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投资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投资学和软件工程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