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和重庆大学哪个工业设计(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方向)专业好(工业设计(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方向)专业重大和武理工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9 11:09:17 解决时间:2022-12-16 13:09

满意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和重庆大学哪个工业设计(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方向)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武汉理工大学和重庆大学各排行榜,工业设计(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方向)专业的分数线,工业设计(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方向)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湖北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工业设计2020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510591
2019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010280
2018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910644
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210623
机械类 工业设计(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方向)
重庆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重庆大学是全国第一批拥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具有典型交叉学科背景的工业设计专业先后在机械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招收工学及艺术学的本科生进行培养,先后授予工学及文学、艺术学学位。2012年经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工业设计专业对应调整为工业设计(工学)、产品设计(艺术学)两个专业。培养的部分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的领导者。近年来,本专业结合国家级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以汽车造型设计、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设计为核心,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展了工业设计专业前沿技术的研究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报考要求:该专业招收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进校后加试素描、色彩、速写)、理科成绩好、素质全面的学生。
专业核心课程:设计表现技法、构成基础与设计实践、汽车构造及理论、汽车内外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基础、设计心理学、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快题设计与模型制作。
特色课程:
设计竞赛与专题研究、设计原理与创新思维、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产品创新设计管理、车身内外造型设计。
机械类 工业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交通工具设计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交通工具设计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设计结构设计、汽车造型设计、交通工具内饰设计、前瞻性设计、邮轮游艇造型设计、设计效果图技法、人机工程学、材料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等。
  产品设计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设计基础、设计历史与理论、人机交互、可持续设计、服务设计、设计效果图技法、设计图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工艺学、工业设计工程基础、产品形态设计、产品结构设计、设计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设计创业等。
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贵州工业设计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1
四川工业设计(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7
广西工业设计(450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2
广东工业设计(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1
湖南工业设计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8
河南工业设计(校本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1
山东工业设计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600
江西工业设计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2
安徽工业设计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3
江苏工业设计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2
吉林工业设计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1
辽宁工业设计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9
山西工业设计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5
北京工业设计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85
重庆大学
34
软科(综合)
34
校友会(综合)
26
武书连
448
US排名
学校简介

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创办于1929年,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国家高教部(高教部1958年并入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8年,学校成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学校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中管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设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三峡医院、附属涪陵医院、附属中心医院。教职工5300余人,在校学生49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来华留学生17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有A校区、B校区、C校区和虎溪校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保持快速向上向好发展势头,综合办学实力、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人才培养

以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为己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4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40余人当选为两院院士。近年来,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六大育人阵地,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建高校。大力实施“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成立本科生院,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加强通识教育。4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学、物理专业进入“强基计划”。持续深化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全面推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博士生招生规模增至1000余人。深化“产教融合、跨界培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五年来在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奖4400余项,其中获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260余项。

学科建设

坚持以学科内涵发展为核心,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提升信科”的思路,建立健全适应科技高速变革的学科优化布局机制以及适宜产生未来引领学科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一流学科生态。持续加大“先进制造”“智慧能源”“新型城镇化”三大学科群建设,按照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规划,推动机械、电气、土木等特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先后成立医学院、医学部,高起点推进医学学科加快发展。启动实施《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基础理科卓越行动计划》,加快提升基础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 ESI 世界前 1‰学科,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冶金、仪器、矿业、机械、土木、交通运输等6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 50名。

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体系和四层次七类别人才引育“金字塔”,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以先进体制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的内生动力。现有专任教师3100余人,其中院士等国家级人才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

科学研究

深化科研管理服务改革,构建起“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以新的体制机制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加强创新体系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项目成果人才培育计划、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前瞻布局,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动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推动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谋划建设合成生物学、未来芯片、量子物质科学等高水平原始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 2400 余项(其中牵头千万元级以上重大项目40余项),荣获国家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等均取得历史性突破,科研总经费屡创新高(2020年达到22.85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获权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长。实施人文社科繁荣计划,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鲁迅文学奖,持续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人才发展研究院”等新型高端智库平台建设,服务科学决策。学校主办的7 种期刊入选权威、核心期刊。

国际合作

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已与 3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各类国际合作平台近20个。重庆大学-辛辛那提联合学院合作办学成效显著。鼓励支持师生出国(境)访学交流,年均学生出国(境)访学人数达到3700余人。致力于中华文化推广,设有泰国勿洞孔子学院、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孔子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积极打造“留学重大”品牌,建成全英文授课硕博项目45个、全英文授课课程300余门。

社会服务

始终坚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深化拓展校地合作,南京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高端研发机构落地生根。牵头研制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在月球上种植出第一片绿叶,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成立了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高校董事会,大学科技园获认定为全国首批 22 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积极推进对口支援高校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定点扶贫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助力云南省绿春县和重庆开州关面乡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发挥附属医院优势,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以“扎根巴渝大地、服务重庆发展”为己任,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发挥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与重庆市政府共同启动筹建重庆实验室、共建长江生态环境学院;与万州区政府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与高新区携手推动“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设,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与沙坪坝区共建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共建国际联合研究院;与沙坪坝区、高新区、华为公司共建超算中心;与两江新区共建明月湖新工科教育创新平台;与璧山区共建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武隆区建设气球平台微波垂直传能试验验证平台等。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着力打造成渝科教创新共同体。

校园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弘扬“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以一流的大学文化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获评第二批“全国文明校园”。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近百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最美奋斗者”“最美高校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潜心打造校史馆及“立德树人”专题展览馆,深入挖掘爱国奉献精神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创作《重庆家书》《重庆往事·红色恋人》《光华》《初心·1929》《寅初亭》等原创话剧作品,讲好“重大故事”,展示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传承和打造以川剧为代表的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建立师生、校友人物特色档案资源库,打造“重大文库”,传播重大精神。实施建筑文化景观完善工程,学校近现代建筑群和早期建筑群分别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向未来,重庆大学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坚持以发展为要义、以卓越为灵魂、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之路,努力以更高质量的办学成就和更高水平的育人能力,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厚望。


食堂
 虎溪一食堂素有"网红食堂"的美誉,由一楼千喜鹊餐厅与二楼快乐食间组成,各类早餐面食、风味小炒应有尽有。舒适惬意的环境,伴以精致的美食。这里不仅是一个餐食的好地方,更是聚会、学习好去处。

虎溪二食堂位于宿舍楼松园六栋对面。这里有酥脆可口的山东杂粮煎饼、特色的红油上海锅贴、让人垂涎的灌汤包以及饭后必备的奶茶。当然,这里还是撸串串、吃夜宵的好去处。

虎溪三食堂是虎溪僻静的一隅,也是离图书馆最近的学霸专属食堂。学累了,大家习惯来这里补充能量。各种面食应有尽有,还有特色的新疆大盘鸡等你来体验。

走过重庆大学逸夫楼与思群广场,便能闻到四溢的飘香,这里是A区一食堂。自选餐搭上水煮肉片,黄焖鸡米饭配上干锅大盘鸡,优惠的价格与色泽光亮的美味才是绝配。

A区三食堂,环境优雅,西餐牛排一应俱全。在这里,留学生交流活动不胜枚举,拥有国际范儿的食堂,还不来体验一把?

A区五食堂距离宿舍楼很近,睡眼惺忪中就被各种香喷喷的早点唤醒。鸡丝配上凉面,再撒上几颗酥脆的花生米,这般美味定能刺激起你那跳跃的味蕾。

走进B区食街区、B区二食堂,形形色色的美食映入眼帘。胖瘦相间裹着鲜嫩汤汁的叉烧饭,香辣可口的干锅脆皮鸡,还有一道道家常菜,让你在异乡,依旧享受着家的味道。

麻辣够劲儿的川渝美食、咸甜适中的广式佳肴跨越数千公里齐聚重大食堂,只为给你最独特的美食体验,成为了每一个重大学子独家的味觉记忆。



武汉理工大学
55
软科(综合)
35
校友会(综合)
36
武书连
371
US排名
学校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0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61.51万册。设有24个学院(部),建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现有教职工544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4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144人。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获A+,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获B+。现有本科专业96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各1个。

近10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5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本科)中位列第12,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位列第14。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十年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超过50%。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区、科教创新园、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教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324个。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382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2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6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设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加分政策

可登录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中专 2022-12-16 13:09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3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车辆工程(现代汽车设计制造与轻量化)专业介绍,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车辆工程现代汽车设计制造与轻量化招生多少人,专业代码

    1楼

    车辆工程/现代汽车设计制造与轻量化:080204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车辆工程(现代汽车设计制造与轻量化)人数:48。车辆工程现代汽车设计制造与轻量化武汉理工大学全日制统考汽车工程学院专业:48(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

  • 中专学校

    2023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汽车电子工程(汽车底盘、车身及安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专业介绍,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汽车电子工程汽车底盘、车身及安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招生多少人,专业代码

    2楼

    汽车电子工程/汽车底盘、车身及安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0802Z5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汽车电子工程(汽车底盘、车身及安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人数:5。汽车电子工程汽车底盘、车身及安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武汉理工大学全日制统考汽车工程学院专业:5(不含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艺术设计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艺术设计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艺术设计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艺术设计学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艺术设计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汽车服务工程和艺术设计学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汽车服务工程和视觉传达设计这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环境设计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环境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环境设计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环境设计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环境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汽车服务工程和环境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产品设计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产品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产品设计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产品设计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产品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汽车服务工程和产品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

  • 中专学校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和武汉纺织大学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哪个学校好

    8楼

    没有哪个好不好,只有那个更适合你,你喜欢那个专业就选哪个学校啊!慎重哦!提问人的追问2011-07-0819:00谢谢你,两个学校哪个好?回答人的补充2011-07-0822:15你是男生还是女生?现在是汽车工业井喷时代,男孩子学这个前途很大,我个人觉得男生学汽车工业比较好点。纺织大学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不如汽车工业学院的。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工业设计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和工业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工业设计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工业设计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工业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汽车服务工程和工业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