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西南科技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哪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川师和西南科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6 18:31:34 解决时间:2022-12-16 12:08

满意答案

西南科技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哪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西南科技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各排行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四川师范大学与西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分数对比(四川)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四川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西南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21理科 575/560(本科一批)580/553(本科一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20理科 589/567(本科一批)586/561(本科一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9理科 -/577(本科一批)592/570(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8理科 -/573(本科一批)-/571(本科一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7理科 -/534(本科一批)-/535(本科一批)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川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创办时间 1960年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综合项目试点专业
普通本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招生类别:文史
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依托我校教育学科优势,着眼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有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在各类学校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相关工作及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法学概论、宪法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中小学政治教育,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可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学制及学位:
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四川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0
重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5
广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100元/年,在成龙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7
广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定向)(办学地点:成龙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0
湖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8
河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成龙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9
山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53
江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0
安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6
山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成龙校区)理科本科一批B段普通类524
河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1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技术基础、工程制图C、复变函数与积分、电磁场基础、电气控制与PLC、电气工程基础、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基础、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将强电和弱电、软件和硬件、元件和系统结合起来,以电力网理论和控制理论为专业基础,以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同时包含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内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使毕业生在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相关领域,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运行、设备管理与维修、工程技术管理等能力。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电力行业(包括电力系统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以及建筑行业工程单位从事建筑电气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楼宇自控的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设有以下培养方向: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以建筑环境为平台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的空间和环境。由电气安全、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基础、电气工程CAD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电力系统:本方向以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气工程基础等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变电站及电网的工程设计、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运行管理等。由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电压技术基础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西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青义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3
重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8
广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定向)(办学地点:青义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0
山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49
安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92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8
浙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70
四川师范大学
200
软科(综合)
144
校友会(综合)
158
武书连
1301
US排名
学校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两个校区。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校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合并私立川北文学院,组成公立川北大学,迁址四川省南充市,改称川北大学。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师生进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到成都狮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整体并入我校。

学科门类齐全。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举办有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建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中国史、物理学、化学)、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9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建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国别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0个,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

师资力量雄厚。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校教师先后获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人,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4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9人,“四川省千人计划”14人,“天府万人计划”10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9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师德标兵等共43人次。另外,学校还特聘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20余位高层次人才。

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及省级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创办有1所具有33年历史的“校中校”——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学校建有“质量工程”国家级项目168项、省级项目710项,其中,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各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流课程20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59项,学校获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96项(其中一等奖31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优秀硕士论文6篇,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近三年获得奖项49 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10项)。办学75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先刚、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郭鸿为代表的30余万名各类毕业生,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科研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长足进步,科研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获批国家级项目共计279项,其中国家人文社科类项目共计立项155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24项;获批省部级项目341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学成果奖86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批2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5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5项。获授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登记256项,学校综合科研经费共计7.8亿元,保持了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对外交流广泛。学校是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和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资格和接收澳门地区保送生的高等院校,是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培养各类层次的境外留学生,并开展各类层次、不同国别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在韩国延世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建立了2所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佩德罗中学共建孔子学堂,是“中文联盟“成员;建有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下设东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与韩国世宗学堂总部合办“成都世宗学堂”。学校在办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合办“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合办“绘画专业本科教学项目”。

社会服务有力。学校是“国务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长期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设有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四川省分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四川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全国首家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培训基地等省级培训及研究机构。长期定点帮扶甘孜州理塘县、凉山州普格县,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专,结对帮扶阿坝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

2017年,学校牵头成立C5教育精准扶贫联盟;2020年,学校成立“四川乡村振兴学院”(总部),并先后在仪陇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苍溪县、达川区、巴中市、恩阳区、普格县、理塘县、凉山州、绵竹市、遂宁市、岳池县、南部县等地区挂牌成立四川乡村振兴学院(分院),助力精准脱贫,振兴乡村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扎根巴蜀大地办大学,服务治蜀兴川新战略。新时代,全体师大人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把学校发展成为人民教育家诞生的摇篮、优秀校长成长的基地、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转化的平台、国家和四川省教育的高端智库,认真履行四川师大引领区域教师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传承创新中华文明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能力。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谐,朝气蓬勃,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招生科电话:

028--84763388、84768899

028--84769245、84769246、84769247、84769248(开通时间6月1日至8月10日)

(四川、重庆、天津、湖南、江苏、海南、新疆、香港、澳门、台湾、辽宁、浙江、福建、安徽、广西、广东、西藏、青海、陕西、甘肃、河北、上海、山西、山东、云南、贵州、江西、宁夏、河南、湖北)

传真:028--84763388

网址:http://zs.sicnu.edu.cn

电子邮箱:sdzs@sicnu.edu.cn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狮子山校区第二办公区111招生科

邮编:610066


西南科技大学
203
软科(综合)
214
校友会(综合)
168
武书连
1141
US排名
学校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校长董发勤。

西南科技大学源起于1952年创办的重庆第一土木建筑学校和西南建筑工程学校以及由两校合并成立的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学校曾在重庆、石棉、绵阳三地办学,1978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迁至原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校址,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部分职工及办学资源并入学院。1993年更名为西南工学院。2000年,原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现占地5463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已达8.87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53万余册,电子图书756万余册。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9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83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和工程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5‰。

学校现有教职工269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2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29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75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5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20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核应急环境安全智能感知与预警”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碳纳米材料”“特种高分子”“军民融合研究”等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7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

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1个,首批四川新型智库1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40余项。学校在2020年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中居第125位(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

学校有光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32门,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出各类课程3000余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在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2-2020全国普通高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排行榜中,西南科技大学居全国44位(四川省属高校第2位)。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有28个国家和四川省一流专业,土木工程等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有2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在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5-2019“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67位(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在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五轮总排行榜中居第58名(位列全省第4位,省属高校第1位)。学校构建了覆盖所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形式和非学历教育的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是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示范服务中心、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研究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学校充分发挥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先进建筑材料、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环境安全技术、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核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特色和传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困难生资助办法

西南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办法(修订)

西南科大发〔2016〕7 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7]43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西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学生。

第三条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第四条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积极遵循“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的学生工作理念,按“主体在学生,关键在认定,核心在教育,重点在机制”的指导方针,构建并完善西南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学校对学生的资助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通过资助鼓励、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条  学校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形式,以勤工助学为主导,奖、助、补、免等为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全方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问题及因重大疾病或家庭突发变故导致的贫困问题进行帮扶。此外,学校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来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学校由学生工作委员会履行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全面领导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统筹与协调学校资助工作;设立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院(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院(部)学生资助工作经办人、辅导员代表和学生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第七条  院(部)成立以学生工作分管院领导为组长、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分团委书记、学生辅导员等担任成员的院(部)学生资助工作组,负责本学院(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与教育工作;成立以辅导员任组长,班级学生代表任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组织开展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常资助工作。

第三章  资助金来源、管理及发放

第八条  学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金通过以下渠道筹集:

1.国家专项拨款;

2.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学校每年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

3.协助学生从银行贷款;

4.社会(企业、个人)资助;

5.地方政府资助及社会募集。

第九条  学校学生工作委员会负责年度资助计划和资助金额以及重大资助项目的审批;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具体制订年度资助计划及资助经费的统筹安排和分配;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校级各类资助名单审定、资助金额审核及发放前公示;各学院(部)学生资助工作组负责制定本学院资助工作年度计划、审定院级资助名单、资助金额及进行院级公示;学校计划财务部门负责经费的核算和发放。

第十条  各类资助经费发放,需拟定详细发放名册,并由受助学生本人签字,学校学生工作部(处)或学院(部)加盖公章,交由学校计划财务部门上卡发放。

第四章  资助方式

第十一条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并结合实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给予以下几种方式的资助:

1.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在新生报到入学时,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予以资助。

2.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支付,并按约定偿还本金。国家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3.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的,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有组织性、有偿性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并为学生拓展校外勤工助学机会。

4.奖助学金

    奖助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主要用于奖励或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临时困难补助

临时困难补助是用于学生因家庭遭受突发性变故,造成一时经济困难,需要申请临时补助才能渡过难关的情况;或用于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活或学业上(新生入学、学生假期回家路费、冬衣购买、求职就业等)遇到具体困难,家庭一时无力承受,需要申请临时补助才能解决困难的情况;还用于学生不幸身患重大疾病,且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救治,需要学校帮助才能及时治疗的情况。

6.学费减免、代补、代偿

学费减免主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孤儿、残疾学生、革命烈士子女、优抚对象子女、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等)的学费(不含住宿费)进行减免,以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顺利完成学业;学费代补代偿,主要是针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生、直招士官学生进行的学费代补代偿。

7.就业困难补助

就业困难补助是用于帮助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应届毕业生及高年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资助其参加技能培训、就业、深造或参加见习等的专项资金。

8.地方政府资助及社会募捐

地方政府资助是指地方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向资助,按当地政策执行。社会募捐是指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单位、某个群体或个人自愿无偿地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捐赠财产进行救助的活动。

9.大学生医疗补助

大学生医疗补助是对按规定购买了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在校大学生因患疾病所需的医疗费用给予部分资助。

10.重大急难救助

重大急难救助是用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突发重大疾病或长期患重大疾病无力支付而导致的不能正常完成学业和因家庭遭受重大变故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等情况给予学生的临时补助。

具体资助方式及条件以相关文件及实施细则为准。

第五章  资助对象及基本条件

第十二条  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是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符合政策性资助条件的学生。在资助时适当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低保家庭子女、孤儿、残疾学生、革命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倾斜。

第十三条  资助对象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2.遵守国家法纪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

3.品德优良、诚实守信;

4.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努力,认真刻苦;

5.生活简朴,无不良嗜好;

6.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六章  资助程序

第十四条  学生根据各类资助方式的具体要求并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  学校相关部门根据资助文件相关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学生提出的申请进行认真审查、严格评审,经公示无异议后进行资助。

第七章  资助管理及监督

第十六条  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实行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每学期开学,各学院(部)应对在校学生开展一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严格按程序进行认定或调整。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发生显著变化,学校应及时对其资助做出调整。

第十七条  在认定(调整)工作结束后,各学院(部)应对认定的材料和公示结果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并同时更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信息档案库。平时要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跟踪调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各学院(部)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统筹资助,作好已受助学生的相关记录,并考查资助效果。

第十八条  学校和院(部)要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学业帮扶、心理辅导、诚信教育、励志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第十九条  学校和学院要切实加强监督与管理,认真做好各项资助的评审、公示和发放工作。学校和院(部)每学年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学校及时、准确地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信息,促进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十条  资助金的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冒领、抵扣、拖延支付,确保专款专用,同时接受计财、审计、纪检监察、上级部门等的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  受助学生经查实有弄虚作假行为或因违法违纪受到处分的,取消其资助资格,情节严重的,学校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西南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办法(修订)》(西南科大发[2014]25号)同时废止。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执行四川省和其他省份的民族考生相关政策,并设有省内民族预科。


根据2021年四川四川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0,西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3,四川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2:0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西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西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中国语言文学类(

  • 中专学校

    西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西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

  • 中专学校

    西南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西南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

  • 中专学校

    西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西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

  • 中专学校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类(知识产权)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类(知识产权)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类(知识产权)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类(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法学类(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

  • 中专学校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类(法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类(法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类(法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类(法学)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法学类(法学)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

  • 中专学校

    2016年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四川录取分数线

    9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6二批理科47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6二批理科471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5二批理科468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4二批理科494

  • 中专学校

    2017年西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四川录取分数线

    10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6一批理科55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6一批理科558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4二批理科534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3二批理科549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电气工程及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