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在西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中国海大西藏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1-05 22:13:53 解决时间:2022-11-04 20:32

满意答案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西藏招生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工商管理、法学、行政管理、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等5个专业。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西藏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一、中国海洋大学西藏招生计划(2021)
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
法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四年2
工商管理四年2
行政管理四年2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四年2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四年2
二、部分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商管理专业的前身是1985年设立的“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后根据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为“工商管理”专业,连续招生达30年,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文科专业之一。
本专业以社会需求及学生发展需要为导向,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宽口径、严过程、高素养、强技能”为人才培养的专业办学理念,培养具备扎实的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则惯例,能够运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相关的管理问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企业管理专业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企业管理博士点与企业管理硕士点,使工商管理专业成为同时拥有工商管理本科、企业管理硕士、企业管理博士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共19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8人,85%是国内名校博士或海归博士。其中,有战略管理专家姜忠辉副院长、教授;市场营销专家、博士生导师柴寿升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博士生导师张樨樨教授;生产运营专家冷绍升教授;战略管理专家、博士生导师李志刚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苏慧文教授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核心课程或特色课程的授课教师。本专业每年都有多名本科学生获得参与国内外高校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机会,同时招收全日制本科国际学生。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工商管理专门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日常组织开展如“人力资源管理大赛”、“POKE创新创业大赛”、“SRDP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商业实训大赛”、“模拟商务谈判大赛”、“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三下乡’假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多样的学生实践活动,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本专业定期组织举办以专业为单位的“师生面对面”活动。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举办了其他如文艺、体育、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中国海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设置于1998年,是中国海洋大学较早设立的文科专业之一,也是国内较早招生的本科专业。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已经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专业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并且均毕业于国内外的著名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依据研究特长和优势,形成了政府治理与土地资源管理两大培养方向。政府治理方向以行政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聚焦海洋与环境两大特色研究领域,特色研究成果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力。本专业拥有海洋行政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资源管理等独具特色的培养内容,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土地资源管理以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培养能够胜任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优秀本科生。本专业通过一系列特色课程、实践性课程的开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重视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公共精神。本专业重视国际视野的培养,先后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单位签署了学生交流与合作办学协议。
本专业面向各级政府,培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掌握现代行政管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及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管理、领导、策划、调研、沟通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管理规划、行政监察、机关管理、行政文秘以及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法学类 法学(中外合作办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法学(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系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高校联合举办的法学本科阶段双学位合作办学项目,系中国海洋大学与美国百强大学之一亚利桑那大学的强强联合,由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与美国法学院排名前50位的亚利桑那大学罗杰斯法学院合作运行开展。
项目通过教授中美两国的法律制度,培养既通晓国内、国际法律规则,又具备熟练英语沟通能力的高端涉外法律人才。项目学制四年,由中外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中外教师联合授课。通过课程互认,完成双方学业要求的学生将同时获得中国海洋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法学方向)。学生经选拔可通过赴美交流的形式完成部分学业,也可以全程在海大完成美方课程学习并获得双方学位。
项目培养方案科学,师资力量雄厚,既完整保留中国本土的法学知识教学体系,又引入了原汁原味的美国法学教育理念和方法精华。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法律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英语沟通能力。此外,依托法学院与国外20多所高等院校法学院和法律研究机构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可以获得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的出国深造机会。近年来,以本专业学生为主的法学院代表队在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比赛、国际刑法模拟法庭比赛以及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中都取得了佳绩,体现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法学类 法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本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法学学科被评为B档,位列全国参评147家单位中的前20%至30%。
本专业建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法院海洋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等高端研究平台,设有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所、海洋法学研究所、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教学办公室等十余个教学、科研和法律服务单位。拥有一支由国内外著名大学培养起来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教师50余人,其中包括“名师工程讲座教授”、“繁荣工程特聘教授”、“青年英才工程特聘教授”在内的教授、副教授30余人。
本专业在执行国家有关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特色课程群、双语教学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塑造良好的法律职业品格。先后与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波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联系,并与境外多所知名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法律知识和专业工作技能,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与法制实践前沿发展动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专业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从事法学研究的潜能和素质;具备国际化的学习视野和多元的知识结构,具备国内外竞争能力,较为熟练地处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特别是涉海法律事务和纠纷,能够从事社会各部门有关法律与规范的各类型工作。
本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广泛适用性与长期竞争力已有较为充分的体现。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法律职业本身的核心功能已经开始拓展,从单纯提供法律建议变为在商业活动、政府决策和运行甚至国际谈判之中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法学专业人才的出口已经大大增加。综合素质较强的毕业生,有能力在各个行业与领域寻求就业机会,并且从长期薪酬来看处于社会前列。基于本专业在就业与深造方面的竞争力,近年来一直是全校净转入人数前几位的专业。2019年,一志愿录取率达94.4%。2020年在山东的招生分数线居全校第一位。
三、中国海洋大学
57
软科(综合)
38
校友会(综合)
77
武书连
720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正在建设西海岸校区。设有21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600余人、外国留学生500余人。教职工3896人,其中专任教师2009人,博士生导师50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6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先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4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

学校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

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10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4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23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962项,授权发明专利136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9项。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毕业生就业

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始终处于全国高校的前列。大批才俊在沐浴了海大的教泽之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 共和国元帅—罗荣桓;
    ● 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
    ●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
    ● 中国海洋药物工程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
    ● 水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
    ● 海洋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
    ● 水产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
    ● 海洋鱼类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
    ●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
    ● 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
    ● 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蒋家伦;
    ● 中国第一个南、北极都登上的科学家—赵进平;
    ● 我国第一次赴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有52%是我校毕业生;
    ● 在全国19名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海大校友13人,占68.4%;
    ● 13名水产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海大校友6人,占46.2%;
    ● 在“神舟6号”发射现场,有42位海大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而日夜忙碌;
    神秘的南北极,浩瀚的海洋,国内国外,各行各业,到处都有海大人奋斗的足迹……
    目前,学校已与国家海洋局、中石油、中海油、海尔、海信、华为、朗讯等5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除部分毕业生考研或出国深造外,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到国家重点单位、政府机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行业就业。另据调查,80%以上的毕业生在各大主要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学校还建立了支持毕业生自愿服务西部,到农村和基层单位工作的奖励制度。

2003年—2008年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比较表

项目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毕业生人数 2743 2629 2027 2008 2055 1713
录取研究生人数 801 694 542 599 614 457
申请出国人数 58 48 40 17 19 44
参加就业人数 1707 1640 1311 1310 1372 1095
需求信息 23890 23112 22912 22736 21356 16938

2008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2.43%,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0.44%,到国有企业的
占9.73%,到部队的占3.1%,考取研究生的占29.51%。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8.12%(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0.88%),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1.9%,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4.09%。


 

 

 

 

 

2007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2.8%,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0.7%,到国有企业的
占9.3%,到部队的占4.1%,考取研究生的占27.7%。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3.8%(其
中青岛占总数的54.3%),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0.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1.6%。


2006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 到研究机构的占0.59%,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6.74%,到企事业单位的60.78%,到高校的占0.94%,到政府机关的占2.37%,,出国的占1.97%。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9.9%(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1.5%),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2.5%,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3.6%。

2005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6.9%,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3.5%,到国有企业的占15.1%,到部队的占2.8%,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9.7%。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5届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3.8%(其中青岛占总数的62.5%),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3.8%,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2.4%。

2004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国家机关的占9.1%,到科研单位的占3.6%,到国有企业的占16.5%,到部队的占2.0%,录取为研究生的占30.3%。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4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6%(其中青岛占总数的67%),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1%。 


2003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国家机关的占11.5%,到科研单位的占6.7%,到国有企业的占11.8%,到部队的占1.98%,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6.67%。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3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4.23%,出国的毕业生占2.77%,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4.6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2.02%。


奖学金设置

      学校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特设立了一系列奖、助学金,获奖学生占在校本科学生人数的50%以上。具体有:

      一 国家奖学金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0号)要求和《中国海洋大学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奖励全日制本科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人8000元。

      二 国家励志奖学金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1号)要求和《中国海洋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奖励资助全日制本科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5000元。

      三 优秀新生入学奖学金

      为鼓励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报考我校而设立优秀新生入学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5000元,二等奖获得者3000元,三等奖获得者1000元。

      四 学生奖学金的金额及评选比例

      ● 杰出学生奖学金:5000元/人,获得者为校优秀学生标兵。

      ● 学习优秀奖学金:一等15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5%;二等10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10%;三等5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20%。

      ● 文体活动奖学金:6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5%。

      ● 科技创新奖学金:6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5%。

      ● 社会实践奖学金:600元/人,占参评人数的10%。

      五 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奖学金

      学校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学习的学生中设立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奖学金,在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习的学生中设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奖学金,具体评审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六 毕业生服务西部奖学金

      为奖励志愿到边远地区、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国家重点扶持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而设立的奖学金。一次性奖励3000元。

      七 专项奖学金 

      ● 文苑奖学金
      为了激励我校学生热爱科学、热爱海洋、热爱海大的热情和努力成才、报效祖国的志向,著名海洋科学家文圣常院士出资设立文苑奖学金,每年在全校本科生中奖励3名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每人6000元。

      ● 百佳优秀学生中国银行奖学金
      为促进我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才报国的志向,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出资设立“百佳优秀学生中国银行奖学金”,奖励我校品学兼优的优秀大学生。每年奖励100名,每人2000元。

      ● 艺术类体育类比赛优胜奖学金
      为鼓励我校学生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体竞赛,充分开展我校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设立奖学金,对在艺术类体育类比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为学校争取荣誉的优胜者进行奖励,具体评审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 特殊贡献奖学金
      为表彰有见义勇为行为,或在国家及国家以上级别的各种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或为我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学生而设立的奖学金。奖励金额、受奖人数不限。

      ● 天泰奖学金
      为了关心支持高等教育事业,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由天泰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出资5万元,设立“天泰奖学金”,奖励25名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

      ● 丽东化工奖学金
      为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帮助家境困难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由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每年出资5万元,奖励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韩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10名,每人5000元。

      ● 建行奖学金
      由青岛建设银行赞助设立,每年出资1.4万元,奖励7名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

      ● 招商银行“一卡通”奖学金
      由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每年出资10万元设立,用于奖励经济学院品学兼优、综合素质突出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资助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

      ● 山东省“朝阳助学”银光助学基金高校优秀特困生奖学金
      为资助奖励高校优秀特困生,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慈善总会共同组织开展优秀特困生评选活动,每年奖励8名学生,每人奖励2000元。

      ● 韩国群山大学奖学金
      1996年韩国群山大学与我校结为友好学校,该校几位教授每年出资300万圆韩币(约1.5万元人民币)设立该奖学金,资助6名学生完成学业。

      ● 赫崇本优秀学生奖励基金
      为弘扬赫崇本教授在发展我国海洋科学和海洋教育事业中做出的杰出贡献,缅怀他无私奉献和扶掖后人的高尚情操,继承他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作风,促进祖国海洋事业的发展,1992年建立了“赫崇本海洋科学优秀青年奖励基金”,基金总金额10万元,基金利息奖励海洋环境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生。

      ● 德盛奖学基金
      2001年由德盛会计事务所出资100万元做基金,面向会计学专业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研究生设立,每年1万元作为奖学金。

      ● 海程邦达奖学金
      2002年海程邦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为支持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500万元人民币为基金设立,每年出资5万元,奖励经济学院在学习、文体活动、社会工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学生。

      ● 爱华奖学金
      2005年由美籍华裔教授王爱华女士出资设立,奖励数学科学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奖励8名学生,每人1000元。

      ● 常石奖学金
      2006年由日本常石造船株式会社每年提供总金额为两万元人民币设立的奖学金。奖励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每人3000-4000元人民币。

      ● 海青奖学金
      2006年由青岛市海青机械总厂每年提供总金额为三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奖励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在职教师和在读学生。其中,奖励学生每人2000元。

      ● 中国石油奖学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6年起,每年向学校提供七万五千元人民币,奖励25名优秀学生,每人3000元。

      ● 汇丰银行奖学金
      2008年由汇丰银行慈善基金每年提供总金额八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表现突出的本科学生,每人8000元。

      ● 华实海洋药物奖学金
      2008年由管华诗院士倡议并与制药企业等共同捐资设立,主要奖励品学兼优、科技创新成绩突出的学生,一等奖每人5000元,二等奖每人3000元。

      ● AMD奖学金
      超威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简称AMD公司)每年提供10万元的奖学金,奖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品学兼优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一等奖每人5000元,二等奖每人2500元。

      ● 银色世纪奖学金
      为帮助生活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奖励品学兼优学生继续努力,鼓励与支持年轻教师和在读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或出版专著以及申报专利等,为中国海洋大学创造更好的教学科研环境。2006年,上海银色世纪实业公司出资105万元在我校海洋生命学院、水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医药学院设立了该项奖学金。

      ● “青岛政建杯”大学生科技成果奖励金
      为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弘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成才报国、迎接挑战”的精神,展示我校学生科技活动成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学校设立了“青岛政建杯”大学生科技成果奖励金,用以表彰学生科技创新成果。

      ● 阳光奖学金
      由青岛太阳房地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设立,旨在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鼓励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成才,树立爱心奉献、携手互助、热心公益的社会风气,促进民族团结。该项奖学金每年资助15名优秀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额为每人2000元。

      ● 日本永旺奖学金
      由日本永旺集团出资设立,每年奖励40名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5000元。


  中专 2022-11-04 20:32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在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中国海大吉林分数线

    1楼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大气科学、地质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

  • 中专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在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中国海大辽宁分数线

    2楼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保密技术)(崂山校区)、海洋技术(崂山校区)、轮机工程(崂山校区)、法学(中外合作办学)(崂山校区)、船舶与海洋

  • 中专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在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中国海大内蒙古分数线

    3楼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电子信息类(在本科一批控制线以上录取。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市场营销、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文化课成绩须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最

  • 中专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在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中国海大山西分数线

    4楼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保密技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日语

  • 中专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在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中国海大河北分数线

    5楼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大气科学(不招色盲考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生物科学类(含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

  • 中专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在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中国海大天津分数线

    6楼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德语(崂山校区)、化学(崂山校区)、水产养殖学(鱼山校区)、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崂山校区)、会计学(崂山校区)、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崂

  • 中专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在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中国海大北京分数线

    7楼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日语(5000元)(专业办学地点崂山校区)、法学(中外合作办学)(70000元)(专业办学地点崂山校区)、水产养殖学(6200元)(专业办学地点鱼山校区)、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60000元)(专业

  • 中专学校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各专业西藏文史

    8楼

    二文史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低分平均分高分控制线人数2021西藏文史普通类分专业录取情况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专业低分平均分高分控制线2021西藏文史普通类新闻传播学类答案来源于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西藏

  • 中专学校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各专业西藏理工

    9楼

    一理工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低分平均分高分控制线人数2021西藏理工普通类分专业录取情况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专业低分平均分高分控制线2021西藏理工普通类法学西藏理工普通类工商管理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低分平均分高分控制线人数2021西藏理工国家专项计划分专业录取情况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专业低分平均分高分控制线2021西藏理工国家专项计划土木类答案来源于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西藏

  • 中专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在西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中国海大西藏分数线

    10楼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西藏招生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工商管理、法学、行政管理、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等5个专业。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西藏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