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国际商务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436 |
| 201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1658 |
| 2017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413 |
| 2017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1607 |
| 2017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1607 |
| 2017 | 国际商务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1607 |
| 2017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400 |
| 2017 | 环境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1524 |
| 2017 | 电子商务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1 | 1484 |
| 20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335 |
| 2017 | 财政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315 |
| 2017 | 财务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315 |
| 2017 | 财政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1333 |
| 2017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303 |
| 2017 | 金融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303 |
| 20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1293 |
| 2017 | 会计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292 |
| 2017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1220 |
| 2017 | 财务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1220 |
| 2017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1121 |
| 2017 | 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1091 |
| 2017 | 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109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专业名称:法学 专业代码:0301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法学专业属法学类学科,本科教育除法学方向以外,还设有民商法、政府法制和涉外经贸法三个方向,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所属学院拥有国家人文社科基地(知识产权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和西部三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专业所属学院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招收法学本科生的三家院校之一,获批教育部第一批高等院校法学特色专业、湖北省法学品牌专业。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分别获得湖北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称号,法学学科在全国“211工程”院校三期重点项目的申报中获全优成绩。
法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85人,教授4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6人,副教授76人。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知识产权法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民商法团队)和4个校级教学团队(国际私法团队、宪法学团队、法律史团队和法学通论团队)。在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示范效应下按照高标准打造教学团队,为贯彻和践行法学特色教育理念奠定人力基础。
本专业拥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国际私法学、中国法制史),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国际私法学),10余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多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学院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条件,获得科研成果奖近250余项。设有22个科研机构,与美、德、法、意、澳等 20 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与内地的法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交流合作关系。
二、人才培养质量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以“通人文、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为特色,培养方案具有“重视实训教学和法律技能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三大特征。
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辩论赛,成绩喜人。2014年6月,法学院本科生方培思、黄宇璐均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比赛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上,学院学子荣获全国“最优秀论文”奖,点评专家在闭幕式上给予高度赞扬。2012年12月,国际法论辩队参加中国高校第六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获得一等奖,队员张浩博获得此次比赛唯一的“最佳辩手”奖。2013年2月,我院学子参加“杰塞普”国际模拟法庭中国赛区第十一届全国选拔赛,并荣获二等奖。2013年6月,由法学院学生担任主力的代表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夺冠。2014年12月,法学院代表队先后获第三届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二等奖、最佳诉状奖,中国空间法学会第十一届CASC杯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法学院还连续两年问鼎湖北省高校法学专业辩论赛。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专业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毕业生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或被党政机关、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新闻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录用。2015届毕业生中共有193名学生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升学率为26.80%;2014届毕业生中共有41名学生前往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墨尔本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等高校深造。毕业生的良好职场表现获得了媒体和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1996届毕业生曹林获“全国模范法官”称号,被评价为“新时期特区法官的杰出代表”。2006届毕业生任意获2014年全国女大学生就业榜样。
知名院友代表:
王利明,1981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进,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法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张明楷,1982年毕业于原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带教导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业务咨询专家。曾获司法部部级优秀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第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等称号。
专业名称: 环境工程 专业代码:0825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环境工程专业属工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本科专业。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依据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活动对环境科技人才的特殊需求而建立的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文、法等国家级优势学科进行学科建设,形成了“工文结合,以文助工”——既注重理工基础,同时又兼顾与文、管交叉融合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具备环境工程本科、环境管理硕士、环境技术经济博士的招生资格与培养能力。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污染治理、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卫生等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能源部门、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教育以及科研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本科毕业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师资结构合理。目前教研室共有专业教师9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6名,全部具有国内“985”或“211”高校博士学位,其中,多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与国际合作研究经历,师资团队普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国际视野与深厚的学术科研背景。
二、人才培养质量
在学生培养上,本专业注重以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与社会实践促进课堂教学。在科学研究方面,自国家“八五”计划以来,教学团队成员先后承担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国家级纵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余项,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教学研究方面,学科团队中的多位教师通过分别承担不同级别的教学研究改革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文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方案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我校独特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实践方面,建立了与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环境规划与设计部门、环境监测部门、环境工程公司与部分高污染行业企业等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联系,在部分单位成立了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专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工文结合,以文助工”的专业培养模式使本专业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竞争优势。本专业自200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以来,学生每年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科研活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中多个项目获得教育部级或校级立项并圆满完成,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申报中多个项目被立项并获奖。代表性的如2010级陈娜同学主持了国家级重点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企业旧址储备地余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在我校历届大学生“博文杯”科技创新项目评比中,本专业学生同样表现突出,代表性的如2011级朱丽芸同学主持的重点项目“关于武汉高校区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及其处理模式的创新型探究”;2009级金蓉同学主持的重点项目“浅析循环经济在城市水资源中的应用”等;在历年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的评选中,我专业涌现出了像胡爱辉、王香群、郑惠方、刘亚男、徐在坤、梁春华、黄建伟等一大批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优秀学生。在毕业生中,有近10%的学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另有多名学生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继续深造,其余大部分学生均有较好的就业去向。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环保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于解决我国现实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具有其它专业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而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社会共识下,我校管理与技术并重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将使本专业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并最终获得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专业名称: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专业代码:0301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法学专业(刑事司法方向)增设于2009年,为法学一级学科,具有法学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授予权。入选全国首批应用型复合型、西部两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所依托的刑法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及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由著名刑法学家、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齐文远教授主持的《刑法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在国内外刑法学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9人,7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且多名教师具有留学背景。有2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名教师荣获湖北省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名教师获“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能手”称号。
本专业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出版学术著作及统编教材40余部;在中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有30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司法部优秀法学成果奖三等奖、钱端升法学成果奖三等奖、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研究基金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奖三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
本专业拥有16个教学实践基地,并依托我校法学学科和国家级法学实验中心,为学生开展法学实验教育、培养法律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此外,十分注重与国内外其他高校以及相关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性、跨区域以及全国性学术研讨会。齐文远教授、夏勇教授等10余人次先后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出访了美、英、德、俄等国外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并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以“通人文、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具备扎实法学理论基础与系统法学知识,能够从事刑事司法实践工作和刑事司法理论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法学专门人才为目标。重视“分类培养”与“因材施教”。第一,合理界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实行导师制,在课堂教学外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教学模式。聘请大量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和在政法第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律实务部门人员参与教学工作。同时,安排学生参与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活动,参加法律诊所教育,使学生接受到严密的法律逻辑思维和丰富的法律实务训练。第三,推行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进双语教学。第四,致力于提升本科学生的国际视野。推荐优秀本科生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或交换学习,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成绩优异、表现出色,在各类比赛中屡次获奖。其中,科研实践方面,本专业学生曾获“北极光”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创新项目国家重点立项及一般立项,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全国自强社优秀干部;文体方面,学生合唱团湖北省重唱比赛金奖、银奖,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舞蹈《争锋》获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文艺节目舞蹈类甲组一等奖等。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2008届、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综合奖”,2010届、2011届、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获学校“公务员考录指导奖”。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和中部地区的武汉,就业岗位以公务员为主,占毕业生50%左右,单位覆盖公、检、法、国税、国安等国家部门、国家大型金融系统和企业。用人单位也均反馈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知识储备非常充足,适应能力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 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 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 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 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会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南疆计划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南疆计划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581----553----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省国家专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国家专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提前批公安类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提前批公安类录取情况汇总省份专业文史高分低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公安学类558543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南疆计划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南疆计划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581----55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8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税收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农林经济管理理科录取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语(英语、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日语(英语、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国际商务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金融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文科录取分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疆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会计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财务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类(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民商法方向)、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法学(刑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新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国际商务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8分,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8分,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法学类(法学、法学、法学(涉外经贸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新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俄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6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0分,法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1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3分,国际商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新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4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5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8分,经济与贸易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法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经济学类理科录取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新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经济与贸易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经济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4分,法学类理科录取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新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国际商务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5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7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7分,法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国际商务理科录取